黃楊鈿甜“天價耳環”事件,“完美迴應”的邊界在哪裡
來論
5月22日,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的黃楊鈿甜“天價耳環”事件有了最新進展,四川省雅安市聯合調查組通報了對黃楊鈿甜父親楊某在當地的工作及相關情況。核心信息有兩點,一是楊某當時從事的工作不涉及災後重建、善款支出等事務,這是迴應一些網絡傳言及猜測;二是楊某任公職期間存在涉嫌違規經商辦企業以及故意隱瞞違法生育二孩等問題,當地監察機關已對其立案調查,將依法依規追責。
新聞評論區裡,除了少數網友爲楊某被立案調查叫好外,大多數網友對此並不買賬。一名網友就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對這個通報的不滿意,原因有兩點:一是所謂天價耳環是否爲品牌正品、價值多少沒有講清楚;二是楊某家庭資產情況、財富來源等一概不知。說起來,這確實是輿論關注的焦點,官方似乎也有必要對輿論關切予以迴應。只是,官方真有義務給出一個“完美答案”嗎?
必須申明的一點是,楊某現在已經不再是國家公職人員,雅安當地成立的聯合調查組,其調查內容也是楊某擔任公職期間的情況。至於其女兒黃楊鈿甜所戴耳環的真假、價值幾何,以及楊某家庭的資產情況,並不屬於調查組需要覈查的內容。黃楊鈿甜不是國家工作人員,所戴耳環真僞繫個人行爲。至於資產情況屬於私隱,不能僅因爲網友關心就予以調查並公開。畢竟,任何事情都得講究一個合法合規。
不少網友指控楊某一家鉅額財產來源不明,建議對楊某及其妻子開辦的公司進行徹查。這種觀點同樣站不住腳:其一,所謂的鉅額財產目前還只是一種臆測,建立在天價耳環是正品且價值230多萬元,進而推斷“資產一個億的家庭纔會買這樣的天價耳環”的基礎上;其二,鉅額財產來源不明針對的是國家公職人員,但目前楊某一家並未有人公職傍身,雖然楊某曾爲公職人員,但經覈查其涉嫌的問題並不包括鉅額財產來源不明;其三,官方不能僅憑猜測就去企業查賬,干擾市場主體的正常經營。
就事論事,整個事件中楊某其實沒有義務自證清白,圍觀者如果真要指控,就得承擔舉證責任。當然,出於保護女兒的目的,楊某在網上主動迴應倒也沒什麼問題,而他曾經違法違紀是另一回事了。
回顧整個事件,網友的圍觀確實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至少使得楊某擔任公職期間的違法違紀行爲東窗事發,接下來他也得爲此付出該有的代價。但網友肆意的推測,各種誅心之論大行其道,也一定程度說明了網友圍觀的侷限:情緒引路,立場先行,如果沒有事實支撐,到了一定階段,這些圍觀大概率只能起到反作用。畢竟,黃楊鈿甜的耳環並非“表哥”楊達才的手錶,他的父親楊某也不是楊達才,公衆也不能指望每一次質疑都能起到“表哥”落馬這樣的反腐效果。
一言以蔽之,網友不能沉浸在“己方臆測,官方證實”的完美幻鏡裡,以事實爲依據,查出了什麼問題就處理什麼問題,這纔是該有的務實態度。□墨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