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未來十年AI產業最大挑戰是「能源問題」 呼籲臺灣「投資核能」、不該污名化

黃仁勳指出,通往AGI的門檻即將跨越,但再強的AI也無法取代對能源的需求,並強調「臺灣應投資核能,能源不應成爲污名」。(路透)

在仲安科技主辦的「洞察AI趨勢」峰會上,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分享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看法,並直言未來十年AI產業的最大挑戰是「能源問題」,他呼籲臺灣政府應積極支持能源政策,並強調投資核能是重要選項,能源不應該揹負社會污名。

黃仁勳在會中指出:「我擔心的是能源。我今天接受訪談時,也公開呼籲臺灣政府應該更支持能源政策。我們需要各種形式的能源,包括風力、太陽能與核能。臺灣絕對應該投資核能,能源不應該是一種社會污名。沒有能源,我們怎麼發展?」

針對AI的發展進程,黃仁勳預測,在2026年前,多數人工智慧測驗項目將達到甚至超越人類水準。他認爲:「我們將在明年達到AGI(通用人工智慧)的門檻,因爲業界早已有一套完整的測試標準,像是數學、邏輯推理、律師資格考等,明年這些AI測驗表現都會是超越人類。」

不過他也補充指出,真正的「智慧」並不只是考試能力,他打趣說:「我認識很多考試拿A的人,不見得成功;有些成績C的人反而很成功。顯然智慧不是單靠測驗就能定義。」

談到AI對人類工作的影響,他強調,NVIDIA員工不會因AI而被取代,真正的風險是「被懂得運用AI的人取代」,「這句話我五年前就講了,當時還被認爲是爭議言論,但現在已經變成常識。」

黃仁勳最後表示,AI雖然能模擬情緒、寫出富含感情的文章,「但那不代表它真的有情緒。我是個務實的人,AI幫我達成目標就足夠了。」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