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稱核能是好選擇 江啓臣支持:產業界的聲音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2日稱,核能是個好選擇。對此江啓臣(右)表示,支持黃仁勳、產業界的聲音,直言有爲的政府不應讓產業界擔心美國關稅、匯率壓力、能源問題,應該業界穩定供電的環境發揮所才。(溫予菱攝)

核三延役及7席藍委罷免案投票23日登場,臺北隊22日接續相挺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上午由臺北市長蔣萬安陪同,下午則爲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助陣車掃。面對媒體問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2日稱,核能是個好選擇,江啓臣表示,支持黃仁勳、產業界的聲音,直言有爲的政府不應讓產業界擔心美國關稅、匯率壓力、能源問題,應該業界穩定供電的環境發揮所才。

江啓臣說,支持黃仁勳,也支持產業界的聲音,尤其臺中市近期製造業、傳統產業界都已經水深火熱,一方面面對美國關稅問題,二方面更有匯率壓力,三方面還要擔心能源問題,他認爲1個有爲的政府,不該讓你的產業擔心這些事情,而是讓產業可以在供電無虞的情況下,能夠好好發揮它們能力、競爭力,所以黃仁勳說得很對,核能等也好都是能源選項。

江啓臣說,以國家安全角度來講,臺灣不應該將8成以上發電能源全部依賴火力發電,這風險非常大,也提及昨日與1位臺電退休工程師聊到,表面上煤可以用約30天、天然氣12或14天,但實際上夏天跟冬天不同,夏天可用期限可能更短,若臺灣發生什麼問題且又處地緣政治高風險區時,這些進口能源出問題,坦白說臺灣馬上就缺電了。

江啓臣,自己接待許多外賓,很多國家都對臺灣能源關心,因爲一但臺灣能源供應出問題,全世界9成高階晶片都是臺灣出口,這不會出問題嗎,全世界會不會因爲臺灣經濟大亂,這也是美國一直向他們說,臺灣能源配比要多元,核能也是個選項,乾淨、低碳能源都應該考慮,若單依賴某項能源,對國家而言,無疑風險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