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曝陸晶片落後幾奈秒 專家用「鐵錘」比喻揭震撼真相

美國無所不用其極遏制大陸晶片業發展。(示意圖/Shutterstock提供)

面對美國對最尖端晶片出口大陸的限制,大陸展開韌性,在高階人工智慧(AI)微晶片領域的開發正逐漸加速,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警告,限制其產品出口,只會刺激大陸晶片崛起,因爲雙方差距僅在幾奈秒之間。但法新社報導,專家指出,在未來十年內,大陸難以與美國晶片巨頭輝達抗衡。

前AI軟體工程師、Carthage Capital投資基金創辦人史蒂夫.吳(Stephen Wu)指出,大陸的目標是掌握無法被政策左右的晶片,但要在2030年甚至更久之後,達到與輝達在最高階晶片、記憶體封裝、網絡和軟體上的全面匹敵,仍沒有保證。

Stephen Wu認爲,大陸若要迎頭趕上美國,需要在高頻寬記憶體和晶片封裝方面快速進展,但這是最難、最複雜的部分;此外,還必須開發能充分利用晶片性能的軟體,並升級製造工具。他形容,這些晶片極爲先進且微小,就像大陸想用「鐵錘」雕刻精細石雕一樣困難。

亞洲集團的喬治.陳(George Chen)則表示,業界普遍認爲,大陸至少需要五到十年才能縮小與輝達的差距。澳洲金融服務公司Pepperstone研究策略師吳迪琳(Dilin Wu)也持相似觀點,認爲追上輝達可能是2030年的事,因爲在性能、能源效率與生態系統成熟度方面仍存在顯著差距。

但大陸企業實力仍不容小覷,像是阿里巴巴在AI技術上投入數十億美元,自今年1月以來股價翻倍;華爲則計劃明年將頂級晶片Ascend 910C產量翻倍;寒武紀科技作爲大陸晶片新秀,被稱爲「大陸的輝達」;小米則重新迴歸半導體領域,執行長雷軍表示,高階晶片是公司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