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競爭縮小差距!黃仁勳語出驚人:中國晶片只落後「幾奈秒」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出訪北京。(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輝達(Nvidia)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近日呼籲,美國政府應該允許包括輝達在內的科技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競爭,才能把技術推廣到全世界,進一步擴大美國的經濟成功與地緣政治影響力。他同時強調,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的進展驚人,僅落後美國「幾奈秒」,凸顯中國在人才、製造能力與產業競爭上的優勢。
根據《南華早報》(SCMP),黃仁勳是在科技投資人格斯特納(Brad Gerstner)與格利(Bill Gurley)主持的播客節目《BG2》中發表上述看法。他指出,美國若限制自家科技企業在中國市場競爭,不僅會削弱企業拓展全球市場的能力,也會損害美國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他認爲,中國的發展速度不容忽視,「他們僅僅比我們落後幾奈秒,所以我們必須勇敢面對競爭」。
黃仁勳詳細指出,中國擁有龐大的工程師與技術人才基礎,工作文化積極而拚勁十足,再加上各省之間的競爭,爲產業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他形容這是一個「充滿活力、具企業家精神的高科技現代產業」,認爲美國企業若無法參與其中,將錯失重要的發展契機。
他同時表達希望中國能持續對外資保持開放,因爲北京已公開承諾維持「開放市場」。
他進一步強調,對中國而言,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是外國企業能夠在中國投資、競爭,讓當地市場更加多元化,同時中國自身的企業也能壯大,進而走向國際市場。他認爲,這樣的互動能夠創造雙贏局面,不僅促進中國的產業發展,也能讓美國科技在全球更具影響力。
針對外界質疑人工智慧(AI)產業可能出現產能過剩,黃仁勳則予以否認。他認爲,在全球計算資源全面轉向加速運算與AI之前,出現產能過剩的風險極低。他甚至強調人工智慧將持續成爲全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沒有人需要原子彈,但所有人都需要AI。」
報導指出,輝達的圖形處理器(GPU)被廣泛應用於AI模型訓練與運行,是推動全球AI發展的核心技術。這也讓輝達市值屢創新高。然而,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卻因美中地緣政治緊張而使銷售受阻。今年稍早,美國政府一度禁止出口專爲中國設計的降規版H20晶片,之後纔在美國政府收取15%費用的前提下放行。
與此同時,中國正積極推動半導體自主化發展。遭美國製裁的電信巨頭華爲本月發佈了期待已久的AI晶片路線圖,展示繞過輝達技術的叢集方法,以及尚未完全掌握但正在追趕的先進製造技術。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與百度等大型網路企業,也透過內部專案或外部投資大舉投入晶片設計與研發,以確保供應鏈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