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得力干將:他靈機一動,改出了英偉達中國特供芯片
2月17日消息,英偉達曾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2022年,美國官員開始限制這家芯片公司向中國銷售產品,彼時中國市場佔英偉達總銷售額的五分之一。爲了維持在中國的業務,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將這個任務交給了他的得力干將喬納·阿爾本(Jonah Alben)。
阿爾本告訴老闆,已無足夠時間爲中國市場設計全新芯片。因此,他的解決方案是將英偉達當時的頂級產品降低性能,以滿足美國的出口限制要求——包括通過物理熔斷芯片的特定組件。兩個月後,英偉達開始向中國客戶推廣這款經調整的芯片。
現年51歲的阿爾本負責領導英偉達工程團隊,主導研發全球最熱門產品——人工智能計算機芯片。若將英偉達比作肯德基,他便是負責核心配方的主廚。英偉達前高級研究科學家利奧·譚(Leo Tam)表示:“若沒有喬納,英偉達不可能取得今日成就,他對公司的重要性不亞於黃仁勳。”
阿爾本的職位使他處於中美科技競爭的核心:中國的初創公司(如DeepSeek)正利用英偉達爲中國定製的芯片,向美國的行業巨頭髮起挑戰。美國官員對此頗有微詞,認爲這些芯片幾乎突破了出口管制的邊界,削弱了美國在遏制中國在軍事領域的人工智能進展方面的努力。但英偉達表示,公司始終遵守法律。
與此同時,阿爾本還必須確保英偉達繼續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保持壓倒性領先優勢,並服務像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這樣的客戶,這種技術優勢推動英偉達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
熟悉阿爾本的人表示,阿爾本的成功源於三大特質:深耕技術細節、挑戰規則邊界,以及繼承了黃仁勳的極致競爭意識。英偉達拒絕安排阿爾本接受採訪。
作爲直接向黃仁勳彙報的數十名高管之一,阿爾本統率約千名工程師,長期擔任公司圖形處理器(GPU)工程負責人。即便在博士雲集的英偉達研發部門,這位僅持有碩士學位的管理者仍以卓越智慧令現任及前任同事折服。他們特別強調,其領導頂尖人才團隊的能力同樣令人矚目。
對此,阿爾本將這一技能歸功於他在賽艇生涯中的經歷——一個瘦小的傢伙向八個體型是他兩倍的壯漢發號施令。20世紀90年代,在斯坦福大學就讀時,阿爾本參加了賽艇隊。作爲舵手,他帶領隊員在紅木城附近的小溪上訓練,並在比賽中指揮劃手加速。
阿爾本曾實施突破常規的戰術:在距終點350米時即啓動最後衝刺指令。前隊友馬丁·施瓦茨(Martin Schwartz)證實:"他要求槳手提前150米進入極限狀態,這在賽艇戰術手冊中屬於非標準操作。"
賽艇規則規定,體重低於125磅(約56.7公斤)的舵手必須通過攜帶沙袋來彌補重量差。但阿爾本他不想多攜帶一克不必要的重量。
於是,隊友們回憶稱,在比賽日的早晨,阿爾本會一口氣喝下8磅(約3.68公斤)的水。然後,他憋尿直到稱重結束,並在比賽開始前全部排出體外。
前隊友丹尼爾·伯格斯特雷瑟(Daniel Bergstresser)說:“阿爾本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似乎特別擅長並願意將自己逼到極限,幾乎是在‘快要爆掉’的狀態下被擡上秤的!”
阿爾本在紐約州斯克內克塔迪長大,1997年帶着斯坦福大學的賽艇經驗加入了英偉達。他很快就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記者金泰(Tae Kim)在他關於英偉達的新書中寫道,黃仁勳在阿爾本入職初期的員工會議上曾預言:“二十年後,我將爲他工作。”
十年前,曾負責爲阿爾本的硬件設計軟件的團隊負責人薩沙·奧斯托伊奇(Sasha Ostojic)表示,阿爾本在面對技術挑戰時展現了卓越的能力。
有一次,一款開發中的圖形芯片無法正常播放電影,阿爾本與奧斯托伊奇及另一位同事一起排查問題。“阿爾本走進來說,‘我們逐行檢查代碼吧,’”奧斯托伊奇回憶道。“阿爾本主導了整個過程:這段代碼是做什麼的?那段代碼又是做什麼的?”
最終,三人成功解決了問題,避免了最糟糕的結果——需要硬件修復。奧斯托伊奇說:“如果他走錯一步,可能會讓英偉達倒退6到12個月!”
這種對技術細節的重視深得黃仁勳認可。這位前乒乓球天才選手秉持獨特的管理哲學:企業高管必須深入接觸前沿研究,才能把握市場動向。
阿爾本對此深有同感。在2020年的公司播客中,當被問及如何描述自己的工作時,阿爾本表示:“你得弄清楚未來應該是什麼樣子。”
英偉達新一代尖端芯片的研發週期可達三年。阿爾本表示,他通過與公司內部人工智能研究員的頻繁交流,形成對未來客戶需求的預判。
該公司芯片最初設計用於電子遊戲等程序的圖形渲染。2010年代初,英偉達發現此類芯片同樣適用於人工智能訓練及新型問題求解——這一認知突破甚至令阿爾本本人都感到驚訝。
他清晰記得技術頓悟的時刻:在研讀某篇採用圖形處理器模擬人類嗅覺機制的論文時,他意識到所研發芯片存在超乎預期的應用潛力。"英偉達從未派遣銷售人員向該研究者推銷GPU的此類用途,"阿爾本在播客中強調,"這成爲我認知轉折的關鍵節點——我們的技術邊界遠超出既定任務清單上的三個問題域。"(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