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反擊苗博雅擁核質疑:臺灣有沒有本錢不用核電?

黃國昌14日在民衆黨中央黨部迴應,強調自己2014年就公開反核,如今臺灣能源情勢劇變,應該正視「臺灣有沒有本錢不用核電」這個根本問題。(張睿廷攝)

立法院13日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藍白聯手爲核電廠延役解套,提供核三延役或重啓的法源依據。民進黨團質疑修法程序倉促,社民黨臺北市議員苗博雅則批評民衆黨主席、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立場轉變,從反核轉爲擁核。對此,黃國昌14日在民衆黨中央黨部迴應,強調自己2014年就公開反核,如今臺灣能源情勢劇變,應該正視「臺灣有沒有本錢不用核電」這個根本問題。

黃國昌指出,核管法從提案到三讀通過,歷經整整一年討論,過程中不僅在野黨內部曾有不同意見,也經過委員會審查、黨團協商與院會發言程序。他質疑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批評藍白「黑箱喬條文」根本無據,因爲「總共有30位民進黨立委上臺發言,現在還在喊黑箱,我真的完全聽不懂。」

黃國昌強調,這次修法只是排除原有的法規障礙,是否提出延役申請仍取決於行政部門的決定。如果行政部門不提出申請,要說他們好心也好、雞婆也好,都不會改變任何事情,他反問,既然行政院長卓榮泰公開表示無意重啓核電,那爲何又反對修法讓程序完整化?真正不負責任的,是在不願正視能源風險的同時,又拒絕人民參與決定未來能源路線。

對於苗博雅批評其立場轉變,黃國昌迴應指出,「我不是2018年才反核,而是2014年就開始。」他提到,2011年福島核災後,社會普遍對核電充滿疑慮,對臺電的管理能力也缺乏信任,他當時的反核立場與民意相符。然而在地緣政治與國際經貿情勢快速變化的今天,臺灣高度依賴進口能源,能源自主性極低,必須重新審視整體能源政策的可行性。

他表示,擔任黨主席後曾向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請益,深入討論臺灣能源現況。如果臺灣具有獨特地理條件、可發展再生能源至30%至40%,當然可以不依賴核能;但現實是臺灣夜間發電超過九成來自排碳能源,供電結構脆弱,若要穩定供電、確保國安與產業需求,便不能輕率排除任何可能選項。

他批評民進黨執政多年綠能進度落後、承諾跳票,甚至出現官商勾結,導致能源轉型失敗。他曾支持推動綠能,但眼見綠能不足以支撐穩定供電,還要依靠納稅人補貼臺電虧損,卻又要排除核電方案,「民進黨到底是在治理國家,還是在搞意識形態鬥爭?」

黃國昌直言,若供電穩定、電價合理,人民自然不會要求重啓核電,問題在於電價上漲、政府補貼臺電,卻又拒絕提供更具可行性的選項。他批評民進黨對反對意見惡意抹黑、潑屎潑糞,卻不願面對問題,「難道民進黨是土匪政府?」

他最後強調,核三延役有利有弊,應由全民理性討論、集體決定,民衆黨推動公投不是擁核,而是迴歸民主本質,「讓人民自己做決定,這纔是真正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