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玉米豐收 美農民卻愁了:中國大陸一船也沒買
農夫Steve Swanhorst參與美國專業農戶作物考察團,在內布拉斯加田間蒐集黃豆樣本。 彭博資訊
美國從週一到週四、橫跨七州的「專業農戶作物考察活動」,有40多位農民、分析師與記者參與沿途考察,他們感受到似曾相識的焦慮,像是回到了2019年。同樣是川普執政、美國與全球黃豆最大買家中國大陸的貿易戰硝煙再起,而糧價處於多年低點,即將到來的豐收季恐怕會讓情況雪上加霜。
通常,9月1日前,中國大陸就會先採購年度預計進口量的14%。但眼看下月就要開始收成了,美國卻連一船新收成的黃豆都還沒賣出去給中國。
美國黃豆協會主席拉格蘭德(Caleb Ragland)本週致函川普,悲訴農民已逼近破產邊緣,無法在長期的美中貿易戰中存活下來。他呼籲政府與中國達成協議取消關稅,結束貿易戰:「價格持續下跌,但我們的生產投入與設備成本卻大幅增加」。
彭博追蹤的一項穀物價格指標本月初跌至2020年疫情以來的最低點,但9月開始的收成季預料玉米產量將破紀錄。雖然農民減少種植使黃豆產量低於去年,單位產量仍有望創新高。
作物考察的初步結果顯示,除伊利諾伊州外, 其他州的玉米產量都高於去年。只有印第安納州的黃豆數量低於2024年。本次考察範圍橫跨俄亥俄、南達科他、印第安納、內布拉斯加、伊利諾、愛荷華和明尼蘇達七州,週五將公佈完整結果。
本屆考察活動主持人弗洛裡(Chip Flory)樂觀宣告:「中國仍然需要大豆,他們總有一天必須下單。」
美國黃豆出口協會執行長蘇特(Jim Sutter)也說:「我們對即將達成某種貿易協議抱持樂觀,只是不知道確切時間。」
然而,中國缺席出口市場是不容忽視的現實。中立派組織愛荷華農民聯盟的主席雷門(Aaron Lehman)坦言,川普第一次任期掀起美中貿易戰時,「我們失去許多海外客戶,他們至今都沒回頭。我們明白必須採取行動爲農民爭取公平貿易,但目前這種方法並沒有讓我們更接近目標。」
美國農業部國際貿易副部長林伯格(Luke Lindberg)避重就輕表示,美國農產品正進入新市場,對中國以外地區的銷售正在增長:「我們很清楚必須把大豆銷往全世界。一些即將達成的協議,將爲美國農民帶來重大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