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堅守投資股市最好? 200年的歷史數據應可掛保證

面對股市高估值和AI泡沫等風險,有些投資人想撤出股市,但分析師認爲這並不是好主意。 路透

面對近來股市估值日漸高昂且人工智慧(AI)可能很快就要泡沫化等風險,有些投資人可能想把資金撤出股市,放進家中牀墊底下,或至少存到銀行裡,但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認爲這恐怕是個壞主意,並分析了逾200年份的數據來支持他們的觀點。

德銀團隊運用其全球資料庫,當中包含56國過去逾200年的股市交易報酬,發現若以25年爲單位,投資股市的報酬率比「把錢藏在牀墊下」低的機率只有0.8%,而多數例子出現在19世紀初期至中期的愛爾蘭,但近3、40年來也出現在已開發國家股市:在1990年高峰投資日本股市。

該團隊表示:「因此,投資股市25年名目報酬率爲負的情況極爲罕見,且非常不尋常。」

若把數據經通膨調整,結果會稍微沒那麼好看,但還是壓倒性支持死守股市,報酬率落後的機率只有7.5%。

負的股市報酬率在較短區間內較常發生。例如以5年爲一個單位,股市名目報酬率爲負的機率有13.6%,而且德銀資料庫中的市場,幾乎都呈現相同趨勢。

德銀分析師Jim Reid說,股市即將進入低報酬期的一個最可靠指標就是高估值,最值得注意的兩個例子就是週期性調整本益比(CAPE)和本益比(PE)。這兩項指標如今都可說偏高。這兩項數值愈高,投資人爲企業每分錢的獲利就付出愈多。

據FactSet數據,標普500指數近期的預估本益比站上23,達到歷年最高水準,也遠高於其五年、10年和15年平均。

不過,Reid表示,股市的現金殖利率則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景。標普500近期的股息殖利率接近歷來最低。

投資股市的報酬率低於投資債券或短期政府票券的機率,有稍微較高。債券長期報酬率勝過股市的機率有22%。但Reid表示,「若在固定收益超級週期的錯誤時間點進場,有可能導致長期的低實質報酬率」。

必須強調的是,這裡所談的股市報酬率,是指多元化投資組合的報酬。寄望任何一檔特定股票會隨時間拉長而繳出獲利的投資人,必須承受更多風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Hendrik Bessembinder發現,在1990至2018年間,大多數的全球股市報酬率都不如美國1個月期國庫券。當時少數表現最好的股票貢獻市場創造的多數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