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它們就是守護歷史”

人民網記者 秦海峰

“付師傅,您的方法很有效,現在很多古樹都已經長出了新葉子。”近日,宜春市銅鼓縣的付清林接到九江市廬山市一家建築施工企業負責人的電話,稱20多棵古樹已經陸續長出新葉。

現年60歲的付清林是江西省林業局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庫裡的專家,人稱“古樹醫生”。

今年三月份,付清林接到一個電話,在九江市廬山市一個施工現場,20多棵百年古樹瀕臨死亡,請求付清林前去看看。

付清林到現場觀看後,發現有20多棵古樹,最高樹齡超過600年,古樹所在地已經被硬化,古樹周圍也被壘上了花池,鋪設了草坪,而且古樹的根部有不少白蟻。

“古樹能否存活關鍵在根部,白蟻會啃噬古樹的根部,造成古樹死亡。而且從當時的施工現場來看,地面已經被硬化,這樣的話,古樹就無法呼吸,也會窒息死亡。”付清林說。

經過現場診斷後,付清林開出了藥方,一是殺蟲,將白蟻全部殺死,二是刨土透氣,將古樹周圍的硬化全部還原,讓古樹根部能夠自由呼吸。如果情況嚴重,還需要導管輸養。

當地按照付清林地意見,迅速整改。如今,四個月已經過去了,二十多棵百年古樹已經陸續長出新葉,重煥新生。

近年來,付清林頻繁穿梭於江西省各個古鎮古村和景區,爲“病危”古樹把脈開方。

在付清林看來,古樹生病,天災只是誘因,人爲干擾纔是主因。“把樹根周圍硬化,就像用溼毛巾捂人鼻子。”他曾見過一棵千年古樟根系從1公里萎縮至7米,只因周邊修路硬化了地面。

“原生環境被破壞是最大殺手。”江西省林科院園林所所長鄭育桃表示。今年4月,南昌灣裡一棵1500歲銀杏樹出現“狀況”,專家們正在加緊制定方案,卻被一場大風徹底吹倒,成爲他心中的痛。

據統計,江西省有16.6萬餘株古樹名木,其中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就有1.3萬餘株,專家呼籲,江西亟需成立一個“樹木醫院”,解決古樹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

付清林表示,古樹和人一樣,生病總有徵兆。總在古樹快死時才搶救,代價很大。在北京、上海等地,當地樹木醫院通過定期體檢、精準開方,已有效解決了傳統養護“憑經驗”“一刀切”的問題。

江西省林科院黨委副書記高璜介紹,本月底江西將成立古樹名木保護專業委員會,整合省內外專家資源,實現“集體會診”。“專業委員會負責研究方案,樹木醫院負責落地救治。”高璜說。

“古樹是活文物,保護它們就是守護歷史。”江西省林科院高級工程師張繼紅呼籲,除了建立樹木醫院等專業機構之外,還需喚醒公衆意識,不隨意破壞古樹生長環境,就是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