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里程碑! 嘉大環境部共建生質物循環研發中心
▲▼ 嘉大與環境部簽署MOU 共建「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 推動雲嘉南永續農業新里程 。(圖/嘉義大學提供)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
嘉義大學今(29)日與環境部舉行「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象徵雙方手推動雲嘉南地區農業資源循環與環境永續,爲我國邁向淨零農業再添重要里程碑。簽約典禮由環境部彭啓明部長與嘉大林翰謙校長共同主持,現場貴賓雲集,包括王正旭、王美惠、蔡易餘等立法委員,以及嘉義縣環境保護局張輝川局長、嘉義市政府李佳禾秘書等共同見證,展現各界對此跨部會、跨領域合作的高度重視。
攜
嘉大林翰謙校長指出,全球正面臨嚴峻氣候變遷挑戰,各國紛紛尋求更友善環境的農業模式。自113年總統提出「國家氣候變遷對策」以來,「畜牧糞尿集中處理」及「生質物高值化利用」已被視爲實現淨零農業的關鍵策略。嘉大長期深耕智慧農業、循環經濟及USR實踐,具備動植物醫學、生命科技、經濟作物與景觀林業等完整農學架構,與環境部推動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此次合作將成立「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建構跨域教學、跨部門研究及區域示範平臺,推動創新技術研發與應用。未來不僅將協助嘉大動物試驗場資源化處理,減少環境負荷,更能造福鄰近農戶與社區,打造循環經濟的實踐場域。
環境部彭啓明部長表示,生質能就是再生能源,基本上的來源是沼氣,它的量很穩定,是很好的電力來源,目前臺灣大概只佔0.1%至0.3%,其他國家則佔2%至3%,所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畜牧和污染處理要分工合作,環境部規劃以「一中心、二基地」來推動「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計劃。嘉義縣是農工大縣,畜牧糞便、玉米及食品廢棄物等數量龐大,嘉大則有悠久的農業教育背景,農業教研能量完整、優質,所以借重嘉大在永續森林與農業、水資源管理及循環經濟的專業,共同成立「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並由嘉大與合作企業負責嘉南基地的運作。嘉大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的設立,將引領農業專業學校示範,結合學術研究與推廣,落實在地教育及擴散性,爲臺灣綠色能源科技轉型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