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攜手嘉義大學簽合作備忘錄 成立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

環境部攜手嘉義大學成立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環境部長彭啓明(左)今與校長林翰謙(右)簽署合作備忘錄。記者黃於凡/攝影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環境部攜手嘉義大學合作成立「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環境部長彭啓明與校長林翰謙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未來將協助嘉大動物試驗場資源化處理,也造福附近農戶及社區,推動雲嘉南地區農業資源循環與環境永續,爲臺灣邁向淨零農業再添重要里程碑。

彭啓明說,過去豬糞水常排入河川,造成環境污染,若將玉米、食品廢棄物結合入豬糞,就能產生更多沼氣,他從未把豬糞當作廢棄物,而視爲資源,生質能是未來很大潛力,有可能取代天然氣,尤其嘉義縣是農工大縣,應把農業資源收集起來,轉化爲工業所需能源。

彭啓明也說,臺灣養豬模式傳統,大家愛吃豬肉,卻沒人想住豬舍旁,這次風災後將投入3億元,協助嘉義縣解決問題,盼以分工合作、利潤共享方式,建立臺灣生質零廢棄處理體系,由示範點至畜牧場全面改革,打造1中心、2基地,預計有120座處理設施。

林翰謙說,環境部與嘉義大學合作成立「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建構跨域教學、跨部門研究及區域示範平臺,推動創新技術研發與應用,未來不僅將協助嘉大動物試驗場資源化處理,減少環境負荷,更能造福鄰近農戶與社區,打造循環經濟的實踐場域。

林翰謙也說,全球面臨嚴峻氣候變遷挑戰,各國紛紛尋求更友善環境的農業模式,畜牧糞尿集中處理、生質物高值化利用已被視爲淨零農業關鍵策略,未來將發揮場域優勢,結合社區、產業及師生力量,培育未來綠領人才,實現「生質物零廢循環」願景。

環境部攜手嘉義大學成立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環境部長彭啓明盼打造臺灣生質零廢棄處理體系。記者黃於凡/攝影

環境部攜手嘉義大學成立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環境部長彭啓明(左)今與校長林翰謙(右)簽署合作備忘錄。記者黃於凡/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