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今公佈協和土汙調查報告 歷年地下水檢測項目皆低於管制標準
協和電廠爆出土壤污染爭議,環境部今公佈協和發電廠土壤污染案行政調查報告。報告指出,臺電主動提供2014、2015年自主調查報告,雖發現土壤污染,但後續已完成改善,而歷年來地下水檢測未有污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今到基隆新政府舉牌,要求市府完整公告協和電廠土污場址並暫停止四接開發案。環境部今公佈協和發電廠土壤污染案行政調查報告。報告指出,臺電主動提供2014、2015年自主調查報告,雖發現土壤污染,但後續已完成改善,而歷年地下水檢測項目皆低於管制標準。
環境部說明,此次土壤污染案行政調查起因於今年3月時,立委提供臺電公司針對協和發電廠的自主調查資料,顯示廠區內土壤疑似污染,相關檢測結果未納入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因此要求環境部進行行政調查。環境部隨即組成專案小組,並邀集7位專家學者及部內相關單位,啓動調查作業。
環境部表示,透過本次行政調查,除外界所知2019年至2020年期間所進行3次自主調查外,並於2014年及2015年進行協和發電廠土壤調查,發現灰倉區及廢鐵區土壤的鎳及銅超過土壤污染管制標準,已分別於2020年及2021年針對發現污染的點位完成改善。
此外,臺電公司於2014年至2025年間進行地下水檢測,歷次檢測結果均低於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而2019年至2021年的3次自主調查發現土壤超過管制標準,未立即整治原因,臺電公司認爲考量現有廠區仍有大量設備和建物,不易執行全面性污染改善,故評估最適合的整治時機應在廠房結構物、設備拆除後進行完整調查確認污染範圍後,再進行完整的土壤污染整治。
環境部表示,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劃環評調查採樣取點是依環評範疇界定會議決議選取採樣點位,於2019年7月即已擇定,早於臺電公司2019年9月自主調查時間,且點位鄰近油槽,油槽周邊亦屬高風險區位,該點位先前未進行過調查;而外界質疑臺電內部簡報是否刻意規避環評調查污染點位一節,該簡報出處是臺電2020年11月召開的工作會議討論資料,會議召開時已完成環評土壤調查,故無涉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且會議決議爲重測異常點位並擴大調查。
環境部表示,今年6月間協和發電廠經過基隆市政府進場查證,確認土壤有超過管制標準情形,目前基隆市政府正辦理污染場址公告作業,後續將由臺電公司進行污染範圍調查,並提出污染改善計劃並進行整治。
環境部強調,污染改善完成後,土地纔可以利用並進行實質開發行爲,因此是限制土地使用,而非禁止相關開發規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