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假期熬夜後疲勞和感冒,中醫有“妙招”

春節長假期間,人們熬夜追劇、旅遊或探親訪友舟車勞頓,容易帶來眼疲勞、感冒等健康問題,中醫專家提示,不妨試試用中藥代茶飲、藥膳、穴位按摩等中醫藥方法來應對。

假期作息不規律容易持續影響睡眠,如何調整?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賀娟說,素來睡眠不好的人應“先睡心、後睡眼”,先讓心靜下來,才能儘快進入睡眠狀態;《黃帝內經》提到“胃不和則臥不安”,因此晚餐應儘可能少吃,減少高能量飲食攝入。此外,不宜在沒有睡意時躺在牀上等着睡覺,以免產生焦慮。

“中醫認爲,熬夜容易導致肝不藏血、腎不藏精,氣血失調,甚至影響脾胃運化。”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說,應儘可能避免熬夜,熬夜後以菊花加枸杞泡水飲用,可減輕眼疲勞和乾澀;熬夜後精神差、疲勞或脾氣不好、易激動,可用茉莉花配薄荷泡水飲用,茉莉花能理氣安神、開鬱和中,薄荷能去肝熱、提神醒腦,還能緩解白天的疲勞狀態。

春節假期人員跨區域流動增多,天氣總體偏冷、日夜溫差較大,人容易出現咽痛、咽乾、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甚至發燒。

楊志敏介紹,可通過藥膳或穴位按摩提高自身免疫力,預防感冒,緩解症狀。例如,生薑紅棗黃豆湯適合體質偏虛寒、容易受涼感冒的人羣;檸檬薄荷蜂蜜飲適合有打噴嚏、咽乾、咽痛等感冒早期症狀的人;按摩少商、商陽、少澤等穴位能夠緩解感冒的咽痛症狀,而揉按迎香穴、合谷穴有助於緩解咽痛、鼻塞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