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映資本拓展“工具箱”:堅守早期,試水多策略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娜 揚州報道

2025年,熱盼市場復甦的基金管理人們一邊尋找新的投資機遇、爲被投企業做服務,一邊還在應對基金出資人在管理費上的新期待。

當管理費在減少,未來還有恢復的可能嗎?“管理費+Carry”的模式是否還能長期持續?面對巨大的市場變化,基金管理人們正在加速打造自己的未來。

今年6月底的2025年華映資本年度大會上,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季薇向在場基金出資人、被投企業家和合作夥伴們介紹了團隊的最新探索:以投資能力爲核心,重點培養經營能力和併購能力,並打造和能力迭代相匹配的工具箱。

“我們核心考慮的是最終極的目標,繼而拉長週期,反推哪些動作是重要且必須的,哪些又是自身能力邊界達不到的。”季薇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介紹了她的思考。在這條以終爲始的道路上,關鍵不僅在於選擇道路如何走,還有如何基於能力邊界進行資源配置和必要取捨。

本次華映資本年度大會在揚州舉辦。揚州市委書記王進健在大會致辭中介紹了與華映的合作,並表示,揚州不僅要打造歷史文化名城,打造宜居生態名城,更要打造產業科創名城,並堅持走產業創新、科技創新、人才創新的發展道路。

成立17年,華映資本始終堅持以數字化爲主線,圍繞創新做投資。作爲堅定的價值發現者,團隊持續聚焦科技自立自強與產業轉型升級,用產業視角賦能優質項目,以耐心資本陪伴企業成長。

本次年度大會按慣例設置了合夥人團隊亮相環節。隨後在題爲《行深見沛,向新有爲》的演講中,季薇總結道,華映資本科技投資方法論並不固化階段,而是根據產業發展週期和大國競爭,放入“定義權、主導權、參與權”這三個維度,分別從技術、產業、市場的角度,進行不同階段的投資。

她和團隊都相信,如今資本市場終於迎來了政策的暖風,隨着投資升溫、投資信心修復、投資節奏加快,今年必定是一個作爲之年。

華映資本管理合夥人章高男抽絲剝繭地介紹了自己尋找真正創新的理論與實踐。他認爲做事情就是在現有共識的基礎上發現非共識,並努力把非共識變成有意義的共識。在這個演進過程中,得到驗證的共識成爲了趨勢,革命性的創新則隱現於非共識之中,後者正是科技創業投資的意義所在。

華映資本管理合夥人王維瑋談到併購交易時表示,隨着中小企業規模化、家族企業職業化、跨國公司本土化、多元集團專業化、出海國際化,未來五年存在很大的行業整合併購機會。他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創投資金涌向科技賽道的同時,一級市場消費板塊的資金供給也在回升,市場爲投資人打開了以合理估值投資優質消費項目的窗口期。

季薇和團隊堅守的核心目標一直沒變:爲創業者更好賦能,給投資人更優回報。

在基金出資人眼中,這是一支持續學習、適應能力強、能迅速調整並找到定位的優秀團隊,因此持續選擇投資華映。

元禾辰坤主管合夥人徐清在現場致辭中說,“股權投資原來的邏輯已經行不通了,未來十年,市場將探索出嶄新的模式,找到新的輝煌。 ”季薇認同徐清的觀察,華映團隊的每個當下也都在爲未來做準備。

在關注領域和投資方法論之外,季薇具體介紹了團隊在經營能力、併購能力等商業化運營能力上的進一步探索。

一手做資金管理,一手做資產運營。兩者並進,整個齒輪系統將更好運轉。具體來說,華映資本將基於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需要不同屬性資金的考量,打造和能力迭代相匹配的多元資金工具箱。

這個“工具箱”的投資工具主要分爲股權投資和多策略投資兩大類:股權投資不僅包括華映長期專注的VC典型投資,還包括正在探索的大比例投資和併購交易。多策略投資將包括高性價比份額、頭部項目接續、可轉債和供應鏈金融等。

華映資本的新策略得到了基金出資人的大力支持。這些支持者不僅包括以元禾辰坤爲代表的市場化母基金,還有來自地方政府和政府投資基金的支持。

2024年,揚州和華映資本合作組建了一隻5億元規模的先進智能製造母基金,並於新的一年迅速進行了擴募。與揚州合作設立的先進智能製造基金將成爲華映資本在新策略上的重要支持。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今年上半年華映資本的投資規模已是去年全年的三倍。接下來,團隊仍將長期堅守早期投資領域,並配置大約20%-30%的資金用於創投之外的探索。

“我覺得首先自己要有定力,謹記立身之本和初心。”季薇說,華映資本的初心是通過支持中國優質創新企業成長獲得投資回報。“爲LP賺到錢,是我們做VC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