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制品行業:關稅升級 重點關注飼料氨基酸漲價和高端新材料國產替代邏輯

核心觀點

2025 年4 月3 日,美宣佈對原產我國商品加徵34%進口關稅;4月4 日,我國宣佈對所有原產美國產品採取34%反制關稅。化工子行業衆多,有一些子行業不受影響甚至受益,建議重點關注:

(1)明確能很快看到業績改善的方向:氨基酸;(2)不會立刻業績改善,但中長期受益於國產替代的方向:電子特氣、成核劑等;(3)受到關稅影響很小的方向:複合肥和其他高端新材料。

事件:

美對中大幅提高關稅,中方對等反制:2025 年4 月3 日,美宣佈對原產我國商品加徵34%進口關稅;4 月4 日,我國宣佈對所有原產美國產品採取34%反制關稅。

簡評

關稅無礙中國化工行業的長期競爭力,且不乏直接受益品種中美雙方互徵關稅後,大多數化工子行業不可避免受到短期負面影響,主要由於(1)大多數大宗化學品直接出口或者間接出口比例(即下游行業出口比例較高)較高;(2)國際市場交易衰退,原油價格在短期大幅下挫近15%,很多能化品將跟隨原油出現明顯價格下跌。但關稅壁壘很難在長期維度沉重打擊中國化工業——全球列國有單一仰仗煤炭或原油開採的資源大國,有高度依賴商品消費和服務的消費大國,但卻沒有單一仰仗化工業的製造強國。概因化工作爲中游製造環節,投資大、產品品類多、牽扯上下游行業極多,對一國的工業能力和產業鏈配套有很高的綜合要求。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再無法找到另一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構築強大的化工製造業了。在2018 年,中國化工業並沒有因爲301 關稅受到重創,反而在後來更加傲視全球;我們也相信本次關稅升級不能衝擊中國化工業的長期競爭力。

除此之外,由於化工子行業數量很多,也存在很多幾乎不受關稅影響甚至還明確受益的品種,以下分三個方向列舉:

(1)明確受益且業績表現即刻向上的方向,主要推薦關注飼料氨基酸行業

飼料氨基酸主要包括三大主要品種,即賴氨酸、蘇氨酸、蛋氨酸。其中,賴氨酸、蘇氨酸爲生物製造產品,蛋氨酸爲化學合成產品。三種主要產品均用於添加在豬/雞飼料中,起到補充牲畜蛋白質攝入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氨基酸與蛋白質含量極高的豆粕存在一定互相替代作用,從歷史情況看,氨基酸價格一般與豆粕價格也有較強正相關性。而由於中國對美進口大豆仍然佔到國內表需的20%,中對美關稅反制後,國內大豆、豆粕價格有望迅速上漲,使得氨基酸的需求和價格明顯改善。正如2018 年301 關稅及我國對等反制實施後,無論是國內豆粕價格還是中美之間豆粕價差都有明顯改善。綜合來說,中國關稅反制→中國逐漸不再從美國進口大豆→國內豆粕價格上漲→氨基酸價格上漲的邏輯是通暢的。另一方面,這些飼料氨基酸與宏觀經濟關係微弱,且出口美國整體比例不大(特別是新疆法案後國內多數賴、蘇生產企業不再出口美國),也不會受到需求端的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認爲在關稅升級背景下,飼料氨基酸是明確受益品種。重點推薦全球生物製造龍頭梅花生物,以及蛋氨酸及維生素龍頭新和成。

(2)有中長期國產替代邏輯的品種:關注電子特氣等半導體材料及成核劑關稅升級和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供應鏈安全是繞不開的進程。所有仍有較高國產替代空間的新材料/精細化工都是長期受益,特別是半導體先進製程相關材料。相關材料中,重點關注——①中高端電子特氣:下游爲半導體工業,存在國產依賴且目前仍有部分產品自美國進口,且不乏質地優秀的A 股上市標的,如雅克科技、華特氣體、廣鋼氣體等;②成核劑:用於改性聚乙烯聚合過程中的助劑之一,目前國產化率僅約30-40%,剩下的市場份額主要歸於美國美利肯公司,關稅反制後國產替代速度有望明顯加快。

(3)受負面影響微弱,且可能有潛在利好的品種:複合肥,和部分國內廠商話語權極高的品種①複合肥:由於有運輸和儲存限制,複合肥無法完成跨洋運輸,不存在關稅利空的情況,其需求端與宏觀經濟波動也不大;除此之外,由於各類大宗商品大跌,三種單質肥也很可能因此出現價格鬆動情況,從成本端利好複合肥企業,主要關注龍頭新洋豐、史丹利。②部分國內廠商佔比極高的精細化學品:對於此類產品,由於海外幾無競爭產能、下游對價格接受程度也較高,有可能直接挺價以蓋過關稅影響,讓美國客戶完全承擔影響(如直接將到門價價格調漲34%),甚至超額溢價。此類產品可能包括獸藥抗生素、抗生素原料、維生素B9 等精細化學品。

風險提示

(1)關稅進一步升級的可能:特朗普政府稱將對關稅報復行爲進一步還擊,這意味着在我國強硬的對等關稅之後,美國政府有可能進一步提高關稅稅率;同時,關稅和貿易摩擦也可能以其他方式繼續升級。這可能將進一步提高相關產業鏈的不確定性和風險;(2)原油等大宗商品大幅下跌的風險:由於關稅升級超全球市場預期,全球商品市場正在交易衰退,所有大宗商品都出現大幅下跌。如果大宗商品持續頹勢,特別是原油持續大幅下跌,將導致大多數化工品不可避免出現跟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