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密新材構建高標準管理體系——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位於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的河北華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貨運汽車排起長隊,員工正將公司生產的高品質特種橡塑材料及產品裝車運往全國各地。
“我們是一家土生土長的鄉鎮企業,經過30多年的不懈奮鬥,努力推進設備、技術、管理方面的動能轉換,終於在特種橡塑領域成爲領先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的改性纖維增強聚醚酰亞胺(PEI)、聚醚醚酮(PEEK)材料已成功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華密新材董事長李藏穩告訴記者,2020年,公司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設備升級
1989年,李藏穩在家鄉邢臺天口鎮辛興莊村開始手工製作橡膠圈。工廠剛建立時,只有不到10名員工。2002年,公司因擴產搬遷至任澤經濟開發區,並引進了國際先進的密煉生產線及橡膠製品生產設備。從那時起,華密新材開始實施規模化生產。
2010年,華密新材接到了三一重工的一張訂單——生產適用於工程機械領域的密封橡膠圈。李藏穩意識到這是推動產品升級的一次契機,決定引進10餘臺國際先進的注塑機等設備,成立10多人的攻關小組進行產品試製。試製成功後,原本數十人同時進行高強度勞作才能完成的生產,也升級爲僅需幾名員工操控就能進行生產的自動化生產線。
“這樣的變化讓員工非常振奮。改造前,生產一件產品需要1小時,而且質量不能保證。改造後,不到90秒就能生產出一件產品,合格率也得到很大提升。”華密新材研究院工藝試製科科長楊興運說。
2021年10月,華密新材又上馬改性特種工程塑料及製品項目,引進十幾條生產線,年產改性特種工程塑料5.8萬多噸、塑料製品1500噸。目前,已有3條生產線正式投產,9條生產線完成安裝調試進行試生產。
通過裝備智能化、自動化升級,企業在10年間產品種類增加5倍以上,生產效率提升上百倍。產品覆蓋領域也從汽車、工程機械延伸到高鐵動車、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領域,2024年營業收入突破4億元。
技術攻關
走進華密新材的產品展廳,各種橡塑零部件琳琅滿目。華密新材研究院副院長張偉介紹,目前公司主要生產特種橡膠混煉膠、特種工程塑料及橡塑製品,品種已達上千種。
只有依靠科技創新,企業才能行穩致遠。“以前華密新材主要生產密封橡膠圈,產品類型單一,缺乏核心競爭力。爲了保證產品質量,2001年,我們專門引進產品試驗檢測設備。”李藏穩告訴記者。爲了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公司一方面安排人員外出學習,另一方面大力引進高技術專業人才,開啓高端橡膠製品研發與生產之路。
2009年,在北京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展覽會上,李藏穩在與一汽集團技術人員交談中得知,“一汽解放”6系列貨車在黑龍江地區運營過程中,由於一種橡膠配件耐低溫性能不佳,經常出現斷氣剎車及制動抱死等故障。李藏穩立即安排技術人員趕往長春,採集相關數據,再進行反覆試驗。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與磨合,終於在上千種材料中篩選出了最優方案,使該橡膠配件的耐寒指標達到零下45攝氏度,該配件當年銷量就突破了300萬件。
一次技術攻關,讓產品實現了行業領先。2018年,一家知名汽車製造企業計劃推出一款新車型,在研發過程中,後備箱關閉時產生的異響問題難以解決。該廠最終找到華密新材。楊興運說:“我們經過一年多努力,嘗試了多種研發方案,通過改變產品角度、結構、工藝,最終研發出無異響的緩衝塊。”不僅產品得到客戶認可,這項技術也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在特種橡塑新材料方面,華密新材還成功研發出由改性聚醚醚酮、聚醚酰亞胺兩款特種工程塑料製成的航空零部件,新材料在保持耐腐蝕和高強度性能的同時,同等體積產品的重量僅爲鋼材的五分之一,鈦合金的三分之一,鋁合金的二分之一,實現了輕量化材料的國產化。
目前,華密新材擁有160餘人的研發團隊,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重點實驗室、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研發平臺。公司檢測中心於2021年9月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圍繞特種橡塑材料及應用技術,與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緊密合作。2024年1月份至6月份,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00多萬元,其中1400多萬元投入產品技術研發。截至目前,華密新材獲得專利60件,其中發明專利28件、實用新型專利32件。
標準先行
產業優化,標準先行。標準化是創新發展的驅動力,是製造業質量技術基礎的核心要素,是行業發展、產品升級的重要牽引。近年來,華密新材持續推進管理標準、工作標準、技術標準等方面的標準化建設,促進產品質量提升,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李藏穩回憶,華密新材創辦初期,行業和企業基本沒有生產標準,也沒有管理規範,大家只能“摸着石頭過河”,這樣很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公司決定找尋標準、學習標準,實現標準化生產。
一次,公司承擔了高鐵動車密封件的生產項目,爲了儘早生產出高質量的密封產品,公司不僅對標行業頂尖企業,還向最先進的管理標準和質量標準看齊。經過嚴格生產,動車配件產品合格率和優良率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標準,價格則優於國外同類產品。公司還將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工藝要求、技術參數等要素經過歸納整理,形成規範化的生產要求,並以此指導生產。產品種類由最初的十幾種增加到200多種。
張偉坦言,爲使產品質量符合客戶要求,公司對研發過程、生產過程、生產成本、工藝路線等全方位實施標準化管理,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當前塑料生產領域有3個技術層級: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種工程塑料,前兩項比較普通,用量大,用戶多,也有相應的技術標準。而特種工程塑料,是3個技術層級中最高的,比如我們近幾年開發的改性聚醚醚酮、聚醚酰亞胺兩款特種工程塑料。通過創新,我們不僅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更關鍵的是我們還通過專利技術申請、行業技術標準制定,形成自有知識產權,也形成了節約高效的標準化生產流程,這就奠定了企業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張偉說。
有了這樣的成功經驗,華密新材在推進標準化管理上傾注了更多精力。目前,公司已參與制定修訂國家標準9項、團體標準4項、行業標準2項,成爲特種工程塑料及橡膠密封件製造領域參與標準制造較多的企業。
多年來,華密新材堅持專業化、精益化、特色化、創新型的發展方向,逐漸成長爲專注細分市場、生產管理精益、掌握獨門絕技的“小巨人”企業。 (經濟日報記者 宋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