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洪災搶修光復堤防 2860米拚4日完成 今推進至佛祖街

花蓮馬太鞍溪橋遭洪水沖毀,中斷花東縱谷南北交通,公路局目前正如火如荼搭建便橋,預計15日恢復通行。(羅亦晽攝)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橋、下游長達2860米的堤防遭沖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表示,15日前會完成橋樑便道供簡單通行,堤防部分先以建構臨時土堤因應,目前評估每天修復堤段工作量能約500至600米,預計今天可推到佛祖街下方,達成率可達7成,力拚4日完成全段。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明馬太鞍溪橋復原狀況指出,經工程單位日夜加班投入修復工作,預計15日前可完成便道工程,提供簡單通行,鋼便橋則是在明年1月完成,

水利署接續說明下游光復二號、三號堤防遭沖毀的修復工程指出,堤防被沖毀的總長度約2860公尺,目前以建構臨時土堤爲首要目標,經積極動員人力近500人、267部重型機機具挺入搶災,截至下午執行進度已達45%、約1300公尺。

花蓮馬太鞍溪橋下游光復二、三號堤防遭洪水沖毀,水利署目前正積極建構臨時土堤防護。(羅亦晽攝)

水利署說,目前修復量能每天可推進500至600米,有信心今天進入光復市區佛祖街下方,就是說修復堤段達成率會達到7成,力拚4日把第一階段的臨時土堤建構出來。

水利署補充說明臨時土堤的結構共有3層,最前方的第1層每個5噸重的混凝土頂塊、第2層是每個1噸重太空包,會築3層,第3層靠近市區就是土堤,目前搭建3米,之後會再加高至5米,相當於計劃原來的水位高度,經過這樣的努力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