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香斜大道」騎士頻犁田!縣府急搶修拚8月底前完成
花蓮日出觀光香榭大道因道路兩側過斜,機車騎士常常不慎摔倒,雨天更易因花崗岩石材鋪面太滑「犁田」,縣府預計8月底前完成鋪面粗糙度改善工程,提升通行安全。(羅亦晽攝)
花蓮縣政府斥資4.5億元打造日出觀光香榭大道,不過道路兩側因應排水箱涵設計出現過斜情形,機車騎士摔倒事故頻傳,雨天更易因花崗岩石材鋪面滑倒「犁田」。縣府表示,建設處已在5月啓動防滑試辦計劃,預計7月底啓動鋪面粗糙度改善工程,力拚8月底前完工,提升道路通行安全。
日出大道是沿花蓮市自由街以東延伸打造的景觀路廊,全長770公尺,道路均以進口花崗岩石材鋪成,2019年4月動工,2022年10月完工並在同年底開放通行。
由於日出大道下方爲「紅毛溪」,縣府爲因應排水箱涵設計,導致兩側坡度出現過斜情形,被地方戲稱爲「香斜大道」,常造成機車或自行車騎士摔倒,每逢雨天更因花崗岩鋪面無法止滑,頻傳「犁田」事故,引發安全疑慮,議會曾多次要求建設處改善。
縣府建設處表示,日出大道自開放通行以來,經委託第三方專家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辦理鋪面鑑定,確認抗傾倒及耐磨性能均符合國家行車的設計與安全標準,不過道路開放通行後部分路段隨使用頻率高以致防滑係數降低,已編列預算在5月試辦表面研磨及防滑塗漆等2種止滑工法。
建設處指出,經透過英式擺錘抗滑係數檢測結果顯示,表面研磨增加粗糙度工法,花崗岩鋪面在浸溼狀態下,止滑值有效增進防滑性能20BPN以上。
建設處在6月啓動日出大道後續鋪面研磨加粗工程籤辦流程,預計7月底完成決標,8月底前完成兩側道路重要路段研磨加工,增加鋪面粗糙度,提升行車安全與道路品質。
建設處表示,依試辦結果,預期日出大道完成施工後可優於交通部相關防滑標準,縣府也會持續把關,積極檢視各項公共設施使用情況,確保道路品質及市容景觀與安全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