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300公頃農地遭埋50公分厚淤泥 恐1、20年難復耕

北富村農田仍可見大量垃圾。(民衆提供)

馬太鞍溪堰塞湖洪患重創光復鄉,除人命傷亡、農業損失慘重,縣府初估300公頃農地受損,毀掉農民良田,水患過一週,北富村農田仍可見大量垃圾,村長黃進正說,垃圾已發臭,還有許多大小不一漂流木,農田積淤厚達50公分高,再加上擔心淤泥可能有不明重金屬,土壤若受污染,「恐怕1、20年間都會受到影響」。

光復鄉水患,縣府初估農田埋沒304.37公頃,損失金額高達2.4億元,其中光復鄉即佔300公頃,其他分佈於鳳林、玉里、富里及壽豐。

北富村農田仍可見大量垃圾。(民衆提供)

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說,農民憂心馬太鞍溪溢流淤泥含微量重金屬,恐污染農地,這幾天農改場、農糧署等中央農業機關一同查勘,除農地採樣化驗,也要評估未來複耕的可能與方案。在查勘過程中,發現有村落農地溝渠遭大水沖毀,農水路灌溉還得重建,短時間難以評估復原時間。

陳淑雯說,目前農業部已於公告光復鄉全品項救助及全縣大豆救助,此外,小型農耕機具補助八成,未來農民需要的補助,縣府會尋求法定預算儘可能救助。但農田淤泥相當嚴重,短時間恐怕難復耕。

水患過了一週,光復鄉北富村長黃進正難過表示,村外1公里就是垃圾掩埋場,大水將垃圾全部都衝到田裡跟馬佛溪邊,垃圾更堵住水路,現在大水稍退,但田裡垃圾發臭,很多木頭更是難清除。

他說,光復鄉有不少農地租過佃農耕作,農田地主都跟反映盼能尋求補助,他看到田裡淤泥厚達5、60公分,再加上淤泥若夾藏不明金屬污染,受影響時間「恐怕長達1、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