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大陸管制稀土引發川普新一輪關稅 美中緊張仍保有轉圜空間

美中再度劍拔弩張,中國大陸商務部祭出的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引發白宮震驚和憤怒,但雙方似乎保有讓局勢轉圜空間。(路透)

美中再度劍拔弩張,中國大陸商務部祭出的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引發白宮震驚和憤怒,但雙方似乎保有讓局勢轉圜空間。

華爾街日報指出,在美中不斷升級爭端中,一個關鍵談判窗口依然存在。川普啓動新一輪關稅日期爲11月1日,似乎留下北京緩和出口管制的空間,他10日晚間說,他是特意把關稅實施時間訂在幾周後,「這便是爲何我時間定在11月1日,我們拭目以待」。

至截稿時,大陸央媒、官方都尚未迴應川普的最新施加關稅政策,也顯得十分低調。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表示,下一步要觀察11月是否真的增稅,目前只看到雙方對抗加劇、但會走向何方「需要再看看」。

川普11月1日開始徵收關稅的日期,與北京設定的12月1日稀土出口新管制日期之間,有一個月時間。兩者錯開時程爲雙方在懲罰性措施實施前,讓對峙降溫和尋求折衷方案留下可能出路。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部分官員主張應「歸零」重啓與北京的貿易談判,且部分政府官員近幾個月來已悄悄研議反制大陸措施,以便在雙方關係急轉直下時能部署。這些措施包含保護美國基礎設施免受大陸影響,以及進一步限制大陸企業在美國投資的能力。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在社羣媒體X寫道,美中原有一種默契,認爲暫時停止升高衝突對彼此都有利;川普對大陸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反應強烈,反映他認爲北京破壞默契。

外界推測,大陸新管制可能意在「川習會」前累積談判籌碼。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幾位分析家提醒,習近平的動作旨在防止川普在美中談判時對中方施壓太過。美國智庫昆西研究所研究員文哲凱說,今年已看到川普至少三次揚言將美中關係「翻桌」,但每次都回到談判桌,因爲他知道中國能傷害美國,就像他也能傷害中國,這次結果也會一樣。

陸媒觀察者網發表「快評」指出,歷史與現實都一再證明,這種關稅恐嚇與訛詐伎倆,屢屢變成「搬起石頭砸自己腳」(指美股週五暴跌)。近期大陸有條不紊頒佈一系列法規政策表明,大陸的反應是冷靜、審慎且堅決的,是在充分評估後選擇的精準、有力迴應。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主任孫韻認爲,中方應沒料到新管制恐使川習會因此破局。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前主席艾倫說,川習都想會面,卻都太自信,使妥協更難。幾位中國分析家說,北京仍有自信,但川普揚言不去川習會,可能給中國領導高層延後或收回新管制的理由。

彭博經濟研究另指出,若川普威脅加徵關稅適用於所有商品,大陸輸美商品平均關稅稅率將上升至141%左右,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將升高13.2個百分點,達到近30%。

延伸閱讀

新聞眼/中美貿易戰陡然升級 北京做好翻桌準備

美中貿易戰再起 晶片鏈苦 設備商艾司摩爾、應材出貨恐延遲

陸「長臂管轄」半導體業成本增 營運壓力顯著增加

美中雙方互收港口費 海運掀巨浪 全球供應鏈添新變數

美中貿易戰又升溫會刺破美股泡沫嗎?專家從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