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到陸家嘴精選丨美國消費信心下滑 美元看跌?歐股連漲五週 會是今年最大贏家?流入資金創紀錄 日本成全球資金避風港!
①美國失去“最後一個AAA評級”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紀錄次低 關稅對美經濟影響初現
密歇根大學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從4月的52.2意外下滑至50.8,爲紀錄第二低水平。近四分之三受訪者提到關稅,顯示貿易政策主導經濟看法。儘管貿易局勢短暫緩和,消費者仍對貿易政策穩定性存疑。他們對未來一年通脹率預期達7.3%,爲1981年以來最高;對未來5-10年通脹預期爲4.6%,爲1991年以來最高。儘管消費者對關稅將推高物價的擔憂加劇,但最近的報告顯示通脹壓力有限,4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消費者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漲幅低於預期,預期指標下降近1點至46.5,創近45年來低點。此外,上週五美股收盤後,穆迪宣佈將美國的信用評級從最高級別的Aaa下調至Aa1,至此,美國已被三大評級機構全部降至最高評級AAA以下。
評論員許戈:上週五,美國公佈的通脹預期指數爲數十年最高水平,主要還是特朗普關稅的影響,導致對未來通脹高企的預期加強以及對未來經濟信心不足。美國作爲消費主導的國家,這一預期可能反過來再對經濟產生威脅。但需注意的是,儘管消費者普遍擔心關稅會推高物價,但近期硬數據報告顯示美國通脹壓力有限。4月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消費者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低於預期。上週末,在美股尾盤,穆迪下調美國評級,短期有影響,但從歷史上看,中長期影響不大,這次特朗普中東之行對美國經濟帶來的“禮包”,在中長期可能釋放更多利好。
國金證券財富中心策略分析師黃岑棟:目前美國經濟預期走弱,通脹預期上升。債務問題嚴重。
②華爾街看空美元的氛圍依舊濃厚 大摩:美元今年可能還會再貶6%
儘管美股上週大漲,但匯市交易員對美元的看法依然悲觀。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等機構策略師均認爲美元將繼續走弱,期權交易員的負面情緒達五年之最。美元指數徘徊在4月低點附近,今年已大跌6%。投資者對美國決策者的反覆無常感到擔憂,甚至懷疑特朗普政府有意推動美元貶值以支持製造業。高盛外匯主管表示,“美國例外論”正在消退。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Jitania Kandhari表示,美元上週初的復甦是“逆勢反彈”,而其基本面仍指向下跌,預計今年可能還會再貶6%”,她目前看好歐元、日元以及新興市場貨幣。
評論員許戈:美元指數今年下挫了近7%,主要的原因還是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關稅變化,各國央行在資產儲備上“拋美元、買黃金”。長期來看,美元走貶可能只是暫時的,因爲美元強勢對美國的利好較大,美元的鑄幣稅就是最大的利好,而且能維持強勢美元的地位,對於美國全球地位有較大的好處。但短期看,由於大規模製造迴流,需要大量輸出,弱勢美元可能成爲美國政府短期的一種選擇。因此短弱長強,是美元的真正走勢。
國金證券財富中心策略分析師黃岑棟:人民幣匯率在未來一段時間或仍將保持穩定。
③歐股連漲五週 企業財報亮眼
歐洲股市連續第五週上漲,投資者關注美國貿易談判進展,同時歐洲企業財報季表現好於預期,斯托克600指數收漲0.4%,創下2月以來最長單週連漲。消費品板塊表現強勁,瑞士歷峰集團股價上漲6.9%,公司公佈全年銷售增長,受益於旗下卡地亞品牌持續受到歡迎。醫療保健和房地產板塊也上漲,但礦業和科技股落後。投資者對經濟前景更樂觀,即便美債收益率上升抑制了部分情緒。分析人士預計,長期收益率的上升正在削弱這種廣泛的復甦,預計美國決策者將釋放支持信號,再次壓低國債收益率。
評論員許戈:歐洲股市是今年全球上漲最好的地方,主要原因有三個:1)企業財報表現超預期;2)俄烏之間衝突可能放緩,有望達成和平協議;3)德國的基建和軍事擴張,歐洲崛起。德國DAX指數今年上漲19.38%,遠高於美股。隨着俄烏衝突可能解決,最大的受益者仍是歐洲,對歐洲重啓生產,減少能源成本是巨大利好。今年會是歐股上漲的重要年份。
國金證券財富中心策略分析師黃岑棟:德國財政大轉向。回到國內,關注後期我國的財政發力情況。
④創紀錄海外資金流入日本 日本配置成重點
4月,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大量投資者逃離美國市場並涌入日本。據日本政府數據,4月海外投資者淨買入8.21萬億日元(約合566億美元)的日本股票和長期債券,創下1996年以來最大單月紀錄。資金流入主要集中在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後的一週內,當時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而日本10年期債券收益率下跌。分析人士指出,全球投資者配置策略已從美國資產爲主轉向多元化,但隨着中美關稅談判取得突破,流入日本的資金預計將放緩。不過,分析師們仍對日本資產看法樂觀,日本公司治理改革帶來的積極影響,如股票回購規模創新高,將繼續吸引成熟投資者。
評論員許戈: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令日本成爲全球資金避風港,無論金融還是地緣局勢,日本均是好的選擇。同時,名人的示範效應和日元加息預期又爲日本市場加持——巴菲特購買並長期持有日本股票,且日元是主流市場國家貨幣中唯一一個可能加息的貨幣,因此日本對全球投資者具有別樣的吸引力。
國金證券財富中心策略分析師黃岑棟:當前日本股市具有一定吸引力。
⑤伯克希爾一季度減持銀行股 增持酒業與石油 維持蘋果持倉不變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佈的持倉報告顯示,一季度,伯克希爾投資動作謹慎,前十大持倉股基本不變,僅美國銀行持倉比例從11.19%降至10.19%,從第三位降至第四位。伯克希爾一季度未新建倉,僅小幅加倉7只股票、減倉6只股票,清倉2只股票,持倉市值小幅減少至2590億美元。其中,清倉花旗集團和Nu Holdings,減持美國銀行4866萬股,減持動作從去年7月持續至今。同時大幅增持酒業公司星座品牌638萬股,增幅達113.5%;加倉西方石油76萬股。蘋果仍是最大持倉股,持倉量維持3億股不變,佔比25.76%。
評論員許戈:巴菲特一季度核心持倉不變:(1)前十大股佔比89%,蘋果仍是“壓艙石”(佔比25.76%),說明巴菲特極度專注核心資產,長期持有優質公司。(2)持續減持銀行股,清倉花旗、減持美國銀行(連續三季度),可能因爲高利率環境壓制銀行盈利,或擔憂經濟衰退風險。(3)大幅加倉酒業巨頭星座品牌,其押注必需消費品防禦性,啤酒需求穩定,抗通脹屬性強。(4)加碼西方石油,因爲其持續看好能源,可能預期油價長期韌性或地緣風險溢價。這次調倉,套用巴菲特的一句話“不確定時代,死磕核心資產,遠離問題行業,慢慢等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