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COP30 我2035年要減碳38%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下週將於巴西登場。路透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下週將於巴西登場,環境部長彭啓明昨(7)日表示,我國雖非氣候公約締約方,仍自主遵循國際規範推出「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3.0)」爲減碳38%±2%。,此目標在亞洲僅次於日本。

環境部規劃,臺灣NDC3.0是以2005年爲基準,設定2035年減碳38±2%。彭啓明形容這是「登月型的計劃」,極具挑戰,但透過政府、企業與民間協力,有機會一步步落實。

雖然臺灣提出具體行動,展現參與國際氣候合作,不過,彭啓明也感嘆,「我是全球唯一沒有受邀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的現任環境部長」。他說,自己在未出任公職前,曾連續11次參與COP,但自去年出任環境部長後,因臺灣非締約國,無法受邀出席正式會議。

今年COP30以「全球共作(Global Mutirão)」爲題,強調跨層級、跨部門共同推動《巴黎協定》的全面落實,聚焦各國提出新一輪國家自定貢獻(NDCs),依據「全球盤點」結果研議後續行動與支援機制。

環境部指出,今年COP 30前應提交2035年NDC,即NDC3.0,截至11月6日,共計72個締約方提交NDC3.0,累計約佔全球排放量約62%。

彭啓明表示,我國雖非氣候公約締約方,但仍自主遵循《巴黎協定》及COP28決議。跨部會團隊於過去一年共同完成臺灣總體減碳行動計劃,並於2025年1月向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提報NDC3.0(beta版),以2005年爲基準,設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2030年減量28%±2%;2032年減量32%±2%;2035年減量38%±2%」,並提出20項旗艦減碳行動及6大制度創新。

環境部公佈的核定版NDC3.0,內容涵蓋十大面向,包括:公平企圖心、臺灣內國法化制度及氣候治理、能源轉型智慧綠能戰略、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綠色金融與碳定價、淨零永續綠生活與社區驅動、公正轉型與綠領人才、國際合作、氣候變遷調適、人權、性平、兒童及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