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是一所民辦本科院校,是湖南省8所民辦本科院校之一,其餘7所民辦本科院校爲: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長沙醫學院、湖南信息學院、湖南交通工程學院、湘潭工學院、張家界學院、湖南軟件職業技術大學。
隨着湖南剩餘十幾所獨立學院逐步轉設,可以樂觀預計,未來5-10年左右,湖南還將增加十幾所民辦本科院校。
比如,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等,都明確準備轉設爲民辦本科院校。
屆時,湖南民辦本科院校的數量,將進一步接近公辦本科院校的數量。
按照目前的數量來看,除了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兩所公辦部屬院校之外,湖南只有30所公辦本科院校。
其中湖南開放大學雖然在校領導配備上屬於本科院校的配備層次,但該校實際上不能作爲公辦本科,它與其他普通類高校有顯著區別。
因此,等到湖南剩餘十幾所獨立學院轉設之後,尤其是剩餘這些獨立學院基本上都轉設爲民辦本科之後,湖南民辦本科院校數量將有望達到21所左右。
再進一步,如果十四五時期擬建設的長沙愛爾眼科醫學院等民辦本科院校能夠順利成立的話,湖南民辦本科院校的數量還將進一步擴容。
不過,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包括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在內的湖南民辦本科院校的整體實力在全國範圍內還有待提升,在全國民辦本科院校當中的話語權依然不夠。
以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湖南這些民辦本科院校尚沒有一所獲得碩士學位授予資格,大部分都只是被列爲省級碩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
如果要論升格更名,那湖南的民辦本科院校,更是還有較大的差距。
例如與民辦本科院校第一所更名的大學吉林外國語大學相比,無論是在社會影響力還是在基礎實力方面,都有不少的差距。
十多年前,曾經我與吉林外國語大學前身的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的同事有過比較深入的交流,當時就他們的校名就進行過討論。
因爲這所學校當中的“華橋”與一般意義和常規印象當中的“華僑”有明顯區別,當時我還認爲他們是想打擦邊球,可未曾想到,他們這是提前做了規劃,未雨綢繆,劍指大學更名。
隨後,沒過幾年,果然如他們所願,順利更名爲吉林外國語大學,各方面實力大增。
從校名來看,一般不仔細甄別,沒有人會察覺吉林外國語大學是民辦本科院校。
當然,這所高校的校名與其實力和社會知名度是相匹配的,對得起這個校名,也對得起社會的期待。
反觀目前湖南的大部分民辦本科院校,除了湖南信息學院有點兒朝着吉林外國語大學的方向在發展之外,其餘真的看不出是在認真做教育,更多是把教育當成一門生意在經營。
當民辦院校的舉辦者把教育當成生意在經營的時候,無論它多麼努力,都不可能發展成爲社會所期待的那種狀態。
畢竟生意講究的是盈利,有盈利必然要失去一些社會效應。
總之,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是一所民辦本科院校,其目前發展前景尚可,但未來究竟如何,還有待觀察。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請留言發表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