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陽:精準監督 護航農田建設解民憂
近日,湖南省祁陽市梅溪鎮關興社區村民代表董水平將一面印有“爲百姓排憂解難,做人民滿意工程”的錦旗送至市農業農村局,以此感謝祁陽市紀委監委派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和市農業項目服務中心爲當地解決困擾多年的農田水利設施短板難題。這一暖心場景的背後,是該市爲民辦實事工作一個縮影。
迴應呼聲,渠路配套解難題。2024年,祁陽市農業農村局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工程質量“回頭看”與爲民辦實事緊密結合,聚焦問題短板和羣衆呼聲,深入開展工程質量和問題摸排。祁陽市紀委監委派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和市農業項目服務中心在走訪摸排中瞭解到,梅溪鎮關興社區因農田水利設施落後導致社區內數百畝農田耕種不便、成了名副其實的“望天田”,羣衆強烈盼望和要求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行渠路建設改造。在實地勘察瞭解情況後,該局將羣衆呼聲當作第一信號,第一時間將關興社區農田設施建設納入高標準農田項目計劃,組建專門團隊進行科學規劃、精細施工,歷時僅10余天,投入建設資金近30萬元,新建標準化灌溉渠道500餘米,配套建設機耕道路500餘米,徹底打通了社區農田水利“毛細血管”與農機作業“最後一公里”。
“過去渠道淤塞嚴重,旱季引水困難,雨季排水不暢,農業機械更是因爲道路不通而無法下田”,關興社區種糧大戶董平凡感慨道,“現在渠道三面硬化,水流暢通無阻,4米寬的機耕路能並行兩臺農機具,耕作效率至少翻了一倍。”
效益凸顯,產能收入雙提升。項目建成後,當地農田排灌能力和機械作業效率顯著提高,有效保障了區域內糧食作物旱澇保收和高產穩產,項目覆蓋惠及周邊800餘畝農田,近千農戶從中受益。2024年項目區晚稻畝均增產約80公斤,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15%,農機作業成本下降20%,綜合測算每畝節本增收超300元,而且實現了單季變雙季目標。
“錦旗代表着鄉親們最樸實的認可,也是我們幹好工作的強勁動力。”祁陽市農業農村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分管領導表示,“我們將繼續完善‘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機能耕、產能增’的高標準農田體系,2025年計劃完成7萬畝改造任務,讓更多‘望天田’變成‘高產田’,讓羣衆呼聲變成羣衆掌聲。”
紀檢護航,全程監督增效能。2024年,祁陽市紀委監委派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共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專項檢查12次,組織參建單位進行廉政談話3輪,項目工程監督實現了全過程和全覆蓋。該紀檢監察組組長劉沁華在項目建設座談會中強調:“鄉村振興領域工程必須做到質量與廉潔‘雙過硬’。作爲監督保障部門,我們堅持‘項目建到哪裡,監督就跟進到哪裡’,通過全過程嵌入式監督,確保每一分資金都用在刀刃上。”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關興社區的田間地頭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新修的機耕路上運輸車輛往來穿梭,硬化渠道內清水潺潺流淌,這片煥發新生的土地正譜寫着一曲新時代的“田園牧歌”。 (許曉磊 伍孝雄 謝善民 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