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零陵:激活“四庫”功能,繪就“山綠民富”新畫卷
夏日炎炎,在湖南零陵區富家橋、郵亭圩等鄉下農村青山如黛,綠水長流,瓜果飄香,百鳥鳴翠,好一幅山綠民富的美麗生態新畫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零陵區緊扣“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理念,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爲關鍵突破口,不斷拓寬“兩山”轉化路徑,激活林地“四庫”(水庫、錢庫、糧庫、碳庫)功能,走出了一條“山綠”與“民富”互促共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該區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中國天然氧吧城市、中國森林城市、湖南園林城市等稱號。
零陵境內山林連綿、綠意盎然,千年文化底蘊與自然生態交相輝映。近年來,零陵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2024年零陵累計完成造林綠化 4 萬畝,新增封山育林4.1萬畝,石漠化治理項目造林1.42萬畝,讓綠色成爲鄉村最美底色。如今,全區森林覆蓋率已達55.94%,活立木蓄積量263萬立方米,溼地保護率74.44%。不僅有效涵養了水源、保持了水土,更讓長江生態屏障作用更加凸顯,爲區域發展築牢了生態根基。
爲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生態成果,零陵區構建起區、鄉、村三級林長責任體系,明確各級林長“管護清單”,確保每一片山林都有人管、有人護,全區設區級林長16名、鄉級林長147名、村級林長637名。爲壯大候鳥保護隊伍。深化“林長+檢察長+警長”協同機制,強化部門聯動執法,嚴厲打擊亂砍濫伐、非法佔用林地等行爲。在森林防火方面,全區在水口山、大廟頭、石巖頭林場佈設防火檢查站、在重點林區設置視頻監控點2000多處,實現火情實時監測與快速響應;創新跨區域聯防聯控模式,與周邊雙牌、全州、東安、冷水灘等縣區建立信息共享、聯合巡護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森林資源保護格局,讓綠色屏障堅不可摧。
依託豐富的林地資源,零陵區大力發展“林下種、林間養、林上採、林中游”立體產業,讓生態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形成“樹上結果、林下養殖”的生態循環模式。推進森林康養與文旅融合。截至目前,該區發展林下經濟專業合作社160餘個、深加工企業22家、種養大戶450餘戶,綜合產值達17.6億元,3000餘戶農民因此增收。 同時,該區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室組地”聯動作用,通過看職責、盯責任,看權力、盯運行,看制度、盯管理,看決策、盯落實,爲築牢全區生態安全屏障保駕護航。
如今的零陵,山更綠、水更清,羣衆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下一步,零陵區將繼續錨定“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目標,持續深化生態領域改革,讓綠色成爲高質量發展的永恆底色,繪就更加動人的“山綠民富”新畫卷。(殷娜 吳園 唐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