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東安:創新分散供養服務 探索農村養老新路徑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近年來,湖南東安縣聚焦農村養老難題,以分散供養服務項目爲突破口,通過“科技+服務+保障”三輪驅動,探索出一條精準化、智慧化的農村養老新路徑,惠及全縣3000餘名分散供養特困老人。
悠揚的二胡聲從紫溪市鎮六裡橋村傳出,這樂聲來自70多歲的分散供養特困老人周善倫家中。因視力欠佳,拉二胡成了他每日生活的重要樂趣,悠悠琴音也爲寂靜的屋子增添了生機。然而前幾日,老人心愛的二胡突發故障,這讓他滿心失落。得知情況後,護理員李小中第一時間將二胡帶到縣裡,多方聯繫專業維修人員,只爲讓老人能早日重新奏響這生活的樂章。這樣的暖心故事,正是東安縣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護服務隊踐行“以心換心 真情服務”理念的生動縮影。
“我需要幫忙,打個電話給護理員馬上就過來了,對我的態度蠻熱情,服務態度蠻好,就和親人一樣”。東安縣紫溪市鎮六裡橋村分散供養特困戶周善倫開心說道。
在分散供養特困戶郭光財家中,護理員的服務過程規範而細緻。他們佩戴工卡,掃描老人家中信標後,便開啓服務計時,從清掃房間到整理物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只爲給老人打造舒適整潔的生活環境。東安縣創新引入的“信標+工卡”定位系統,不僅能實時監測服務軌跡和時長,後臺還可隨機發起視頻抽檢。爲保障服務及時有效,東安縣建立健全了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標準規範,藉助智慧監管平臺進行日常監管,實現了服務從“打卡—過程監管—留痕評價”的全流程數字化,確保全縣3000餘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平日有人照應、生病有人看護”。
“我們主要進行探訪關愛、助潔、助浴、助餐、助醫、心理疏導等照料服務,同時還藉助智慧平臺,進行‘定製式+點單式’個性化服務,更好地改善特困人員的生活質量”。東安縣長護健康科技公司業務運營經理胡詩雅說。
東安突破傳統“單點服務”模式,以縣域爲整體進行統籌規劃,精心構建起“縣級中心—鄉鎮樞紐—村級站點”三級聯動服務網絡。通過整合民政、衛健、醫保等多部門資源,全縣已建成10個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5個鄉鎮養老服務綜合體和192餘個村級互助養老站點,實現農村養老服務全域覆蓋。針對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的實際困難,東安縣推出“流動服務車”,定期爲分散居住的老人送上助餐、助醫、理髮等上門服務,真正打通了養老服務“最後一公里”。
東安縣民政事務中心主任易平燕表示:通過有效整合資源以及創新服務方式,保障了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的常態化開展。我們將以此次分散供養服務爲契機,推動分散供養服務向家庭養老牀位建設、適老化改造等領域延伸,探索“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模式,培育銀髮經濟新業態,讓農村老人養老不離鄉、幸福有保障,打通養老服務“最後一公里”。(鄧卓 何麗 陳前 謝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