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鯨羣竟連3年「收編」領航鯨寶寶!科學家無法推斷原因

▲領航鯨寶寶被虎鯨擡出水面。(圖/翻攝自onlinelibrary)

圖文/CTWANT

在冰島南部海域,接連三年出現新生領航鯨與虎鯨族羣共同活動的罕見景象,引起科學界廣泛關注。2022年與2023年,研究團隊分別在6月23日與6月20日觀察到這些異種互動,並記錄下新生的長鰭領航鯨(Globicephala melas)與多隻虎鯨(Orcinus orca)同遊,甚至出現虎鯨將幼鯨從水下頂起的行爲。雖然這些畫面看似和諧,科學家對其背後的動機尚無定論,目前推測可能涵蓋捕食、遊戲或育幼等多重因素。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項研究是由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博士生鮑姆加特納(Chérine D. Baumgartner)主導,聯合冰島虎鯨計劃(Icelandic Orca Project)團隊成員共同完成。

他們在《生態與演化》(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2025年4月號發表了相關研究,詳細記錄了兩次事件的觀察過程與分析結果。在2022年的觀察中,研究人員透過船隻與陸基觀測站,確認了一隻新生領航鯨與一羣11頭虎鯨一同行動近3小時。這羣虎鯨被歸類爲魚食型族羣,且行爲中未見明顯攻擊傾向,顯示非捕食性互動的可能性較高。

觀察顯示,領航鯨幼獸常與虎鯨以「梯隊」形式並肩游泳,也曾出現被虎鯨從水下頂起的行爲。聲學資料也記錄到虎鯨可能正進行鯡魚捕食,間接排除獵食領航鯨的可能性。

類似互動模式在2023年再次被觀察到,研究團隊同樣記錄到幼鯨逃避與虎鯨追趕的畫面,之後因天候惡化無法持續觀察。翌日追蹤該虎鯨羣時,領航鯨幼獸已未再出現。

研究團隊對於這些行爲可能的解釋提出三大假說:

第一,雖然沒有立即殺害,但虎鯨可能將領航鯨幼獸視爲活體獵物儲備。

第二,可能是狩獵技巧的練習或社交性質的遊戲行爲,特別是由於觀察期間出現許多拍尾、遊轉等活潑行爲。

第三,可能則是轉移性關懷或育幼行爲,尤其是雌性虎鯨展現出與幼鯨的緊密接觸,但實際上,虎鯨儘管缺乏泌乳條件無法提供哺乳。

截至目前爲止,研究人員還是無法確定這些幼鯨與虎鯨羣體接觸的始末,也無法掌握幼鯨最終命運。目前三次觀察中參與的虎鯨個體皆不同,顯示這種行爲並非特定個體的特例。觀察中未出現像其他地區常見的明確攻擊行爲,例如衝撞、撕咬等,使研究者傾向認爲這可能爲非攻擊性接觸。

研究共同作者薩馬拉(Filipa I. P. Samarra)也表示,氣候變遷可能是促成這類跨種接觸增加的原因。隨着領航鯨追隨鯖魚洄游進入與虎鯨重疊的海域,雙方接觸的機會也隨之上升。薩馬拉希望在接下來的觀察季節中,能有機會完整見證從領航鯨幼獸出現、互動、到結果的完整過程,以釐清這類互動是否爲機會性事件,抑或逐漸成爲常見的跨種現象。

延伸閱讀▸ 全臺逾81萬人擁3千萬高資產! 專家:年輕有錢人致富關鍵「靠2招」▸ 冷血又無情!面對肝病兒整晚吐血 誇張母直接無視「隔日幫子買20億保險」▸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