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羣領航鯨悲歌 誤闖大鵬灣又擱淺 搶救無效死亡
昨天擱淺在佳冬鄉塭豐海堤沙灘的領航鯨,經一天搶救,仍然無法挽回一命。(海保署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經比對特徵,在佳冬鄉塭豐海堤沙灘的領航鯨很可能就是在大鵬灣迷航一週的鯨豚。(海保署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一隻鯨豚昨天上午被發現擱淺在屏東縣佳冬鄉塭豐海堤沙灘,海保救援網(MARN)獲報前往救援,經過一天搶救,在今日天剛亮時仍無法挽回一命。海洋保育署指出,上週有一隻離羣領航鯨迷航遊進東港大鵬灣,經比對背鰭、身上或頭部皮膚的疤痕等特徵,很可能是同一只。
海洋保育署指出,6日上午6時45分海保救援網接獲海巡第八巡防區通報,在屏東縣佳冬鄉林邊溪出海口南方的塭豐海堤沙灘,發現1只鯨豚擱淺在與海岸平行的消波塊內側水域,海巡署、屏東縣政府、成大鯨豚中心、海保署屏東海洋保育站救等援團隊立即趕赴處置。
經現場初步評估,該鯨豚是短肢領航鯨,體長爲285公分,心跳已經有點弱到即使是非常有經驗的救援人員也摸不太到,但仍然是有生命特徵,救援團隊將將牠送往成大鯨豚中心四草搶救站,做進一步檢傷評估。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表示,救援團隊將獲救鯨豚放到臨時搭建的游泳池,觀察外觀,整隻鯨豚背鰭後偏瘦,身上有不少小擦傷的痕跡,傍晚前進行抽血,快速送驗後,呈現緊迫指數很高、有脫水,同時發炎指數很高,整隻鯨豚呼吸稍微偏快,幾乎沒有什麼活力,偶而有一些嘔吐的動作,會有出細小黑色黏稠的泡泡物質,在天亮前後,在沒有什麼掙扎的狀況中,停止了生命跡象,稍後將盡快安排取樣與解剖作業。
海保署說明,短肢領航鯨特徵圓頭有明顯額隆,背鰭位於中央,基部相當寬且像斧狀往後,當中成年體長約5至6公尺,體重可達約3000公斤,主要分佈在三大洋的熱帶與亞熱帶海域。
海保署進一步說明,領航鯨的活動範圍大,常出沒在水深陡降的大陸棚邊緣或水深處,會根據食物的出沒而移動,臺灣曾發生過零星體擱淺個案紀錄,但海上目擊以宜花東海域偶可見到,有時會停留在花東海域數週。
海保署呼籲,若發現擱淺或需要救援的鯨豚或海龜,爲了自身以及動物的安全,請勿在沒有專業指導下,任意處置動物,應趕快撥打海巡「118」專線或通知所在縣市海洋保育主管單位,儘可能提供詳細發現地點、時間及敘述動物狀況,才能讓海保救援網(MARN) 專業團隊能在最短時間內前往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