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鯨豚悲歌 上月5起擱淺
金門地區4月發生5起鯨豚擱淺案例,爲近3年同月分最多,原因待相關單位調查研究。(金門縣政府提供/於家麒金門傳真)
金門地區又傳鯨豚悲歌!據官方統計,4月分共發生5起擱淺死亡案例,爲近3年同月分最多,擱淺地點涵蓋後沙海域沙灘、茅山塔岸際、羅厝漁港附近海域及陳景蘭洋樓附近沙灘,皆爲熱心民衆報案後,由水產試驗所、海巡及岸巡隊等相關單位派員到場解剖採樣、掩埋。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指出,這5起鯨豚擱淺案例,個體分別爲露脊鼠海豚4起、中華白海豚1起,其中1個體還在哺乳階段,另外4個體並未記錄到胃裡有食物,無法評斷是由於漁業資源枯竭造成食物減少,或其他環境原因降低捕食能力,具體原因待相關單位調查研究。
專家則表示,鯨豚擱淺大多是多重壓力累積的結果,包括氣候變遷、疾病、噪音污染等多種可能因素所致;不過除了少數狀態良好或有明顯外傷外,大部分擱淺都是多重原因累加的結果。
水試所指出,相較於2023與2024年4月各僅1起擱淺紀錄,今年的數量明顯攀升,值得關切;提醒民衆,若於海邊發現鯨豚擱淺,務必立即撥打「118」海巡專線,通報鯨豚擱淺的位置及體型大小等資訊,以利相關單位派員處理,留下完整擱淺紀錄。
水試所表示,在海洋保育署支持下投入鯨豚擱淺救援及鯨豚族羣研究,並與國內相關團體合作交流,累績充足的調查數據,建立金門海域的長期監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