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紅安:“數字食堂”托起孩子們的“幸福餐盤”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潘雪菲 黃漢洲 鄭志敏)午飯時間到,湖北省紅安縣列寧小學的學生們手拿餐具,來到食堂,井然有序地排隊打餐。不需要刷卡,只需在食堂窗口前站一站,識別機器就能敏銳地捕捉人臉……“滴”的一聲,“扣款成功”。
作爲紅安首批數字食堂試點學校,湖北省紅安縣列寧小學通過一系列紮實的工作舉措,積極推進“數字食堂”建設工作,打造“數字食堂”建設新標杆。
“數字食堂”相當於一個監管平臺,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AI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對食堂經營活動中的資金、食材、賬目等核心要素和採購、報銷等關鍵環節,實行全流程、多方位、高質效的管理。平臺系統採用“1+4”架構,即中小學校“數字食堂”監管平臺和食材管理系統、消費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互聯網+明廚亮竈”4個子系統。採用雲部署模式、分角色使用,最終實現服務師生、規範流程、管控風險“三位一體”的目標。
紅安縣教育局學校後勤保障中心建立了平臺建設、應用、培訓、維護等長效機制,確保平臺建、管、用等環節良性運轉。同時要求全縣各學校舉一反三,全面開展“數字食堂”監管平臺建設自查自糾,發現問題,立行立改,確保“數字食堂”監管平臺建設到位,規範使用到位,營造公開透明、健康安全的就餐環境,提升家長對“數字食堂”的參與度和滿意率。
爲了將食堂賬務做到公開透明,紅安縣教育局還組織各級學校開通了網上記賬系統,食堂每個月的賬務處理完成後,將財務報表上傳至網上記賬系統,在省去手寫記賬的同時,還能讓學校負責人和上級監管部門進行監管。一旦錄入的財務數據出現問題就會產生預警,可以根據預警信息及時進行覈查並整改。
紅安縣教育局負責人曾紅波表示,“數字食堂”的啓用是學校提升服務質量、保障師生飲食健康的重要舉措,爲全縣師生帶來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就餐服務,也爲校園食品安全和管理水平提升注入了新動力。
據悉,2025年春季學期,紅安縣55所中小學搭建起數字食堂監管平臺,已安裝55臺電子秤,451臺刷臉卡機。55所學校“互聯網+明廚亮竈”系統運行情況良好,各學校攝像頭、顯示屏運行正常,全部接入省“鄂食安”平臺,構建起協同高效、全面覆蓋的“校園餐”現代化治理體系,讓“校園餐”成爲“良心餐”和“放心餐”,托起了孩子們的“幸福餐盤”。
作者:程墨 潘雪菲 黃漢洲 鄭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