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憂供電危機 賴清德:缺的是綠電
賴清德總統(左)與新北市長侯友宜(右)昨天與新北產業園區業者座談,兩人握手致意。記者葉信菉/攝影
總統賴清德和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出席新北產業園區業界座談,侯友宜當面質疑賴政府能源政策,直指「臺灣已不是隻靠口號就能生存的年代」;桃園市長張善政也擔心缺電虧損臺灣產業未來。賴清德迴應稱,臺灣供電無虞,目前挑戰是缺綠電,政府正逐步建立先進電力體系。
侯友宜指出,AI與半導體是臺灣最具競爭力產業,最依賴穩定的能源供應,政府宣稱再生能源有成長空間,但目前再生能源佔比僅約百分之廿五、核能將退場,若無替代方案補缺口,恐出現供電危機,衝擊產線運作與國際信任。他籲中央正視現況,提出穩定、可預期的能源戰略。
「政府須實事求是處理能源、資訊與治理三大問題。」侯友宜說,呼籲賴清德以總統高度凝聚共識,排除政治算計,政策貼近產業、支撐民生,還給產業穩定發展的空間。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也在臉書發聲,夏季用電高峰即將來臨,供電不穩是全臺風險,臺電員工對能源政策導致臺電長期虧損感到憂慮,但虧損的不只是臺電,更是臺灣產業的未來;面對國際關稅變局與AI、半導體等高耗能產業擴張,臺灣需要穩健、可持續性的能源戰略,不是依賴補貼來掩飾深層問題。
賴清德說,經濟部已盤點至二○三二年臺灣電力供應無虞,包含AI與資料中心的用電需求都已納入評估目前挑戰在於綠電不足,政府正積極推動太陽能、水力、氫能源等多元綠能建設,逐步建立先進電力體系,迴應產業界對電力穩定的高度關注。
業界普遍關心電價問題,賴清德說,政府編列一千億元補助臺電穩定營運,公平對待其在疫情期間吸收成本、未調漲電價、穩定物價的努力,保障臺電財務,避免進一步增加產業經營壓力,政府會與業界站在一起,共同度過困境。
臺北市電腦公會、工總昨日同步表達,支持政府撥補臺電一千億元。臺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雙浪說,爲確保我國發展AI有充足電力支撐算力,對於包括撥補臺電一千億元在內等政策,都應支持,工總也表示,應撥補臺電一千億元,以調節能源價格,減少對物價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