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買00878等高股息⋯想換0050!網籲:保留原部位、股息買市值型

網友想賣掉高股息ETF改買市值型。記者曾原信/攝影

股票標的的選擇一直都是一門學問,一名網友在 Dcard 股票板發文,坦言自己在4月「川普之亂」進場後,依長輩建議買進 00878、0056、00919 等高股息 ETF,但近期爬文才發現高股息投資較適合退休族,對年輕人未必划算,因此考慮改投市值型 0050。她提出三種方案:趁臺股高點賣出全數轉換、直接保留高股息再定期定額 0050,或是等股市回檔再轉換,並附上目前投資組合資產圖表,請教網友正確做法。

該網友同時附上資產現況截圖,顯示其目前持有元大高股息(0056)1,800股,市值約6.6萬元;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2,000股,市值約4.2萬元;羣益臺灣精選高息(00919)2,000股,市值約4.2萬元;以及凱基全球菁英55(00926)1,000股,市值約2.2萬元。整體投資市值合計約17.5萬元,其中以元大高股息佔比最高,顯示投資組合集中於高股息標的。

貼文引起廣泛討論,不少網友直言「年輕就該存市值型」,認爲高股息 ETF 長期報酬不如大盤,建議應果斷調整,甚至有人建議「高股息全賣,直接轉 0050」,或「先進一半,剩下分期投入」,主張越早切換越能享受長期複利。也有人點名 00926 全球菁英 55 表現不錯,可視爲補充選項。

另有部分網友持折衷意見,建議「賣一半、留一半」,高股息繼續領配息,股息再投入0050,等於用股息養市值型;或是先保留原有部位,等市場重挫時再轉換,避免高點全數出清卻無法承受短線波動。還有人提醒「怕的是一直問卻不執行」,點出行動比討論更重要。

也有反對聲音指出,若市場回檔,高股息穩定配息反而能安撫心態,「要崩了就知道每季配息多舒服」,甚至有人主張「股市千變萬化沒有標準答案」,最重要的是根據年齡、金流與風險承受度制定策略。部分留言則質疑「買一堆高股息就是不會買0050」,甚至直言「高股息輸市值型輸到脫褲」。

綜合來看,多數網友認同市值型 ETF 更適合年輕人長期累積財富,但對於高股息持股是否該立即出清,仍存有分歧。有人鼓勵趁早轉換,有人則建議循序漸進,甚至利用質押或股息再投入方式同時兼顧。本業穩定、長期定期定額仍被視爲投資小白最穩健的起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