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該存高股息要市值型?小師傅曝:從0056到0050最後回到00878的心路歷程
小師傅分享自己從0056、0050到美股、再回頭擁抱00878高股息的投資歷程,坦言真正讓他賺錢的反而是最被看不起的高股息ETF。(本報資料照)
這幾天在想我開始存股的一些過程和變化,想想自己到底爲何從0056到0050,又到美股,結果最後又回到00878高股息,而搞了半天,沒想到最讓我賺錢的,是被非常多人看不起的高股息。
想起最一開始存0056的時候,被人說:「年輕人別存高股息,年輕時就是要存市值,趕緊衝報酬。」(這種眼中除了報酬以外,其他都不重要的態度,讓我想起只重視分數的亞洲父母。)結果聽一聽,覺得好像有道理,自己也去看了很多書,就決定換掉,全部投入臺股市值型和美股的SPY。
買後也巧,沒讓我碰上大多頭,反而遇上了疫情,而我還正好買在最高點,就這樣,大約2到3年才慢慢解套,套牢這幾年體驗過後,自己想想,那時All in市值型、沒有其他的現金流,真的是不適合我當時的狀況。
當然,那時候也想過市值型可以透過定期自己賣掉產生金流,但我們日常生活的金流,很多是以每月計算的,買市值型後,每月還要自己賣一點,實務上來說不知道效益如何,我當時真的還沒什麼概念。
現在我做好對自己最適合的調整,就是先用配息資產,產生現金流,等到現金流可以cover每月開銷,或是相當於自己的薪水時,就可以讓自己在工作上或人生的選擇上有更多選擇權,之後再調整配息或收入,投資配置在市值型資產,讓整體資產慢慢去滾大。
投配息標的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才轉換到市值型,這取決於自身需求。
以下階段
(而我目前已經來到第五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它的意義,例如階段4,你將會有底氣去面對職場各種鳥事,或對工作有離職、轉換的選擇權。
高股息和市值型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如果只能選一個那世界上就只會有一種理財商品不懂就要問不會用工具就承認不要亂罵
◎本文內容已獲 小師傅存股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