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減碳方法學初審通過!聚焦「界定適用範疇」

爲邁向淨零碳排,農業部、海委會提出「紅樹林減碳方法學」,環境部今(12)日召開第3次審查會議,最終經過討論,審查委員建議本案補正部分內容包括限縮適用範圍、明確界定紅樹林邊境等再行送審。(賀培晏攝)

爲邁向淨零碳排,農業部、海委會提出「紅樹林減碳方法學」,環境部今(12)日召開第3次審查會議,最終經過討論,審查委員建議本案補正部分內容包括限縮適用範圍、明確界定紅樹林邊境等再行送審。

根據目前草案內容,可進行紅樹林植林地區爲「過去2年內無產業活動之沿海人工溼地,如閒置鹽田、閒置魚塭,且周遭50公里內曾有紅樹林分佈之生長棲地,然而環團認爲草案內容不夠完善,憂心紅樹林管理不當將失控擴散、造成生態危機,並且「周遭50公里」此一內容也太過廣泛,應再行討論。

針對外界擔憂農業部表示,將會建立嚴謹機制,避免紅樹林「出走」到既定範圍外,也會定期回報紅樹林範圍,若超出就必須移除,否則就無法拿到減碳額度。

計劃主持人、中興大學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提到,同意外界所提之建議,將計劃適用範圍限縮爲閒置鹽田、閒置漁塭及廢棄埤塘,並進一步明確定義上述點位,避免產生模棱兩可情形;最後在審查委員要求補充修正,以及清楚界定適用的埤塘下,決議本案送審議會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