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勁高股價底氣十足

【文/黃冠豪】

毛利率近六成、稅後淨利率近四成,今年EPS上看六個股本,全球高端晶片終端測試設備市佔率超過七成,鴻勁將於十一月風光上市。

一九九九年成立的鴻勁科技,發展測試相關機械設備,以自動測試分選機(Test Handler)爲基礎,一五年更名爲鴻勁精密,二四年十月底登錄興櫃,今年十月二十八日召開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今年上半年營收一二八億,是過去一整年的營收,累計前三季營收達二一○億,年增一三二%,上半年毛利率五八.八%、稅後淨利率約三九.五%,全年EPS上看六○元,到底鴻勁有什麼利基,十月金融家考察團帶您一探究竟!

FT自動測試分選機

晶片在封裝廠完成之後,出貨到系統廠進行組裝之前,都需要經過終端測試(Final Test; FT)、系統級測試(System Level Testing; SLT)。以身體健康檢查比喻,FT像是針對某項器官最終檢查、SLT像是全身健康檢查,要先經過FT再到SLT,若晶片出貨良率很成熟,最終可以不用SLT。

鴻勁主攻的設備是FT,國際上的競爭對手有美商Cohu、中國長川等;將已封裝好的IC或元件,從料盤取出,送到預熱、預冷盤上,接着再送到測試座(socket)上,讓ATE(自動測試機)執行電性量測,最後就是區分良品和不良品;總結來說,ATE負責「量測」,Handler負責「送、夾、控溫、分揀」;前者有穎崴、精測、晶片廠等,鴻勁專精的技術在後者。

至於SLT,鴻勁在臺灣主要的競爭對手有致茂,和日商愛德萬(Advantest)、美商泰瑞達(Teradyne)既競爭又合作,鴻勁在全球前三大的分選機廠商中,主動式溫控分選機、系統(Active Thermal Control; ATC)有超過七成以上的市佔率。十月初,矽格向愛德萬取得機器設備和零配件七批,金額約八.八七億,鴻勁表示,不論是SLT還是FT,高端的設備價格都不便宜,主要還是看規格。

現在一季鴻勁可以出貨五八○臺設備,量產機出貨約兩個月,若是客製化生產,需要四到六個月,備料的時間需要更長,鴻勁員工約有六三○名,超過一半都是研發人員,剩下的業務勤走客戶端,瞭解客戶客製化的需求,才能提前將產品設計好。大客戶包括輝達、AMD、蘋果、高通、聯發科、博通、AWS等業者,董事長謝旼達早自一九九○年就投入記憶體、半導體設備領域,待過多家設備廠,在創業前,他是臺灣暹勁機械設計部門團隊成員。

公司核心:主動式溫控

鴻勁的技術核心,是在主動式溫控系統(Active Thermal Contro; ATC),分爲低溫、常溫、高溫,範圍涵蓋攝氏零下八○度到攝氏一七五度,有水冷、氣冷、冷媒等溫控方案,加上水冷板零件(Cold Plate),打造完整的晶片測試解決方案。在測試時會使用溫控系統改變托盤、探針的溫度,用來測試晶片的效能。發言人翁德奎表示,過去二、三十年,日本和德國廠商稱霸晶片測試設備領域,鴻勁一開始就切入差異化產品,十年前就領先同業切入「主動式溫控系統」,和美國、以色列、歐洲、大陸客戶共同開發。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76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先探投資週刊2376期更多精彩文章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