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勁 訂單能見度直達Q3

鴻勁董事長謝旼達(右)、發言人暨副總翁德奎(左)。圖/張瑞益

鴻勁近六個月營收概況

半導體IC測試設備供應商鴻勁(7769)第一季稅後純益25.68億元,年增179.34%,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5.89元,獲利創同期新高。鴻勁精密董事長謝旼達23日表示,受惠於全球科技巨擘加速佈局AI與HPC等所需的先進封裝產線,目前產能維持滿載並持續擴充,訂單能見度已達今年第三季,公司並看好下世代AI手機晶片因規格升級、將新增溫控檢測,預計將在明年發酵,成爲新成長動能。

鴻勁23日舉行媒體交流會,謝旼達表示,長期以來,半導體設備的客戶多是在市場需求很明確纔會拉貨,鴻勁過去訂單能見度常維持在一至二個月,不過,2023年以來,全球AI及HPC的需求相當強勁,鴻勁接單及出貨情況也持續加溫,並推升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到今年第三季,明顯優於去年常態水準。

謝旼達並指出,去年初鴻勁就有新產能開出,但市場需求強勁下,自去年第三季開始,公司產能就一路呈現滿載至今,目前規劃爲因應客戶需求,將於臺中總部附近再興建兩棟新大樓,其中一棟是自動化倉庫爲主,另一棟大樓則是主要以擴產爲目的。目前規劃自動化倉庫大樓預計最快將於明年開始動工。

鴻勁精密副總經理翁德奎也指出,以接單比例來看,鴻勁在AI與HPC相關接單比重在今年首季達78%,年增5個百分點,車用佔比亦提升至12%,主要受惠於中國大陸市場需求強勁所帶動。

相較之下,手機應用處理器(AP)佔比從去年同期的11%下滑至6%,但翁德奎表示,隨着2奈米制程及更高階封裝普及,手機晶片也將納入更多溫控測試站點,在手機晶片因規格升級、將新增溫控檢測之下,預期此部分將在明年帶來顯著成長。

AI/HPC應用對高頻寬、低延遲架構的需求日益明確,封裝技術朝向Chiplet、2.5D/3D堆疊等新型態架構發展,帶動測試技術升級與整體產值提升。鴻勁將持續強化與晶片設計大廠與雲端服務商的合作關係,推進新一代測試平臺開發,並積極佈局包括矽光子與高效熱模組在內的關鍵測試技術,以因應摺疊手機與先進車用電子等日益複雜的封裝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