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攜軟銀 俄州建資料中心 法人看好 AI 伺服器業績可望更上層樓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 聯合報系資料照
鴻海集團本月初公告處分位於俄亥俄州的廠房與土地,市場關注買家是誰。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昨(18)日透露,俄州廠區賣給日本軟體銀行,雙方將攜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生產AI伺服器並建立模組化的資料中心,作爲推進美國AI基建大計劃「星際之門(Stargate)」的一部分。
電電公會昨天舉行理監事會,身兼電電公會理事長的劉揚偉出席並受訪,釋出以上訊息。法人看好,鴻海與軟銀再次強強聯手,後續大單到手,鴻海AI伺服器業績可望更上一層樓。
鴻海集團本月初公告,擬處分集團位於俄州的廠房與土地,但當時並未揭露買家,引發關注。知情人士當時透露,鴻海處分俄州廠房面積達604萬平方公尺,比鴻海德州休士頓新廠用地大六倍,總交易金額3.75億美元(約新臺幣112.31億元),處分利益達1.7億美元(約新臺幣50.91億元)。
劉揚偉表示,俄州廠區買家是日本軟體銀行,雙方將攜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生產AI伺服器並建立模組化的資料中心,相關準備工作已展開超過半年。
他說,AI資料中心需要電力、場地,掌握時間也非常重要,在綜合因素考量之下,雙方都認爲俄州廠區是非常合適的選址。現在俄州廠區的樣貌已與先前不太一樣,顯示該計劃進展快速。
根據規劃,俄州廠區的土地與設備由軟體銀行持有,鴻海與軟體銀行成立合資公司,各持股一半,雙方聯手生產與經營AI伺服器與模組化資料中心設備。中國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在7月批准鴻海與軟體銀行在美國設立一家合營企業。
根據申報資料,鴻海與軟銀在4月簽署協議,在美國成立一家合營企業,生產伺服器與模組化資料中心,各自持有50%股權。
星際之門計劃是由OpenAI和甲骨文主導的超大型AI基礎建設案,預算高達5,000億美元,從德州開始,在美國興建十座資料中心,部署200萬顆AI晶片,打造全球最大AI資料中心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