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入股德國 ZF 動力系統事業卡關 審查發現債務暴增、股權價值為負

鴻海。 路透

路透引述相關文件報導,鴻海(2317)歷經兩年洽談,原計劃入股德國汽車零組件大廠ZF集團旗下動力系統子公司,卻在上個月卡關,因爲評價差距太大,債務也高於預期。

ZF集團10月宣佈放棄分拆名爲 Division E的子公司,這個事業主要生產汽車用電動、傳統和油電混合動力系統。鴻海原考慮入股,展現擴展電動車事業的佈局。

不過,路透引述鴻海委託的顧問公司摩根大通(JPMorgan)所擬的文件指出、鴻海入股進度9月即已卡關。而據ZF內部人士透露,他們仍和鴻海及其他有意合作的廠商洽談在Division E的特定產品方面的合作。

文件顯示,鴻海入股計劃在盡職調查後陷入停滯。調查結果估計ZF的 Division E評價介於15億至25億歐元(約17億至27億美元),低於先前原估的35億歐元。

更關鍵的是,調查發現,Dision E扣除債務後的股權價值(equity value)爲負數,原估計爲13億歐元。文件中有批註寫道:「若股權價值爲負,則不考慮交易。」

摩根大通的文件顯示,ZF 因過去併購案揹負沉重債務,而鴻海盡職調查發現,Division E 負債淨額高達41.77億歐元,比原先預期高出近九成。

文件指出,上修的債務中,有很大部分來自額外退休金負債9.447億歐元。

根據ZF今年2月19日的內部文件,鴻海原和ZG協商,若Division E 的股權價值達到26億歐元,鴻海將出資13億歐元入股這家子公司。雙方當時也討論成立合資公司。

本月初,ZF宣佈和該公司的勞資委員會及工會IG Metall達成重整協議,將在2030年前裁減 Division E大約1/4人事。

ZF 官網新聞稿指出,鴻海去年取得ZF 旗下ZF Chassis Modules 50%股權,該公司主要生產乘用車底盤系統。新聞稿中表示,這筆10億歐元的交易「爲汽車產業開啓新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