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憂臺積電變美積電!黃士修揭「昔日1事」曝出走真相
▲總統賴清德偕同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召開記者會。(圖/記者陳家祥攝)
記者鄺鬱庭/綜合報導
臺積電擴大對美投資,總統賴清德與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6日召開記者會,說明臺積電對美投資案。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表示,很多人憂心臺積電變美積電,可在臺積電被稱爲護國神山前,綠營與反核利益團體都一直想趕走臺積電。這次臺積電出走美國,「缺電」正是考量之一,「根留臺灣。可我的枝葉要伸到有光的地方,求生。」
黃士修在粉專表示,臺積電宣佈赴美投資 1000 億美元,引發外界擔憂「護國神山」是否會變成「美積電」。民進黨強調這是強化臺美關係的重要投資,而國民黨則認爲可能削弱臺灣半導體競爭力,「我倒是困惑,爲什麼每次提及臺積電,從蔡政府到賴政府,都講得好像國營事業似的?」
黃士修指出,臺積電的外資持股超過七成,主要訂單也來自美國,因此被稱爲「美積電」並不爲過。但臺電這家真正的國營事業,卻因長年廢核政策遭到掏空,依公司法標準早已破產。
他不禁質問:「記得『護國神山』這個稱號怎麼來的嗎?」他表示,2019 年選舉期間,綠營側翼炒作臺積電是護國神山,之後成爲新聞主流說法,成爲 2020 年疫情期間蔡政府「國家隊大內宣」的前身。然而,在此之前,「護國神山」指的是中央山脈,而民進黨與反核團體其實曾試圖趕走臺積電。
黃士修回憶,2018 年公投期間,行政院永續委員會委員徐光蓉曾點名臺積電爲高耗能產業,而當時推動非核家園政策的學者趙家緯,甚至捏造一份報告,將臺灣的用電成長率設定爲零,以便證明不需要核能與火力發電。
然而,當時臺積電南科 18 廠的建設計劃曝光,社會輿論開始關注電力需求,讓民進黨不得不緊急滅火,要求相關人士閉嘴。黃士修嘲諷:「沒事,趙家緯後來改掛臺大風險中心、臺灣環境規劃協會等名義,繼續拿政府計劃,現在還成爲總統府氣候委員會委員。」
談到臺積電股價的飆升,黃士修認爲,市場對臺積電的肯定早在 2014 年就開始,並非民進黨的功勞。他回顧,2014 年三星領先臺積電推出 14nm 製程,雖然臺積電仍取得蘋果訂單,但張忠謀當時坦言市佔率將下滑。
然而,2015 年蘋果 A9 晶片交由臺積電 16nm 和三星 14nm 共同代工,結果消費者發現臺積電版本的晶片更省電,這才讓市場重新認可臺積電,股價一路攀升,至 2018 年初,市值已佔大盤 20% 以上。2019 年底,外資喊出臺積電股價目標價 400,2020 年和 2024 年更是如鬼神般飆漲,如今市值已過半,大盤幾乎隨臺積電一家公司波動。
然而,黃士修也質疑,爲何臺積電的海外設廠幾乎都發生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從 2001 年的新加坡、2018 年的南京、2021 年的日本熊本、2024 年的德國德勒斯登與美國亞利桑那,每一次的重大投資都在這個時間點發生。
他進一步表示,半導體產業專家已指出「缺電」是臺積電加碼投資美國的重要考量之一,雖然政府和臺積電都不會明說,但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他感嘆:「根留臺灣?可我的枝葉要伸到有光的地方,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