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鏡清確信 臺積電不會變「美積電」強調這1事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19日安排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圖/王德爲
臺積電擴大美國投資設廠,成爲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的質詢焦點。國發會主委劉鏡清19日強調,臺積電美國設廠,關鍵技術還是「鎖在臺灣」,還是鎖在自己的核心內圈,臺積電不會變成「美積電」,政府的立場是對此案適用N-1規定,且堅守海外投資案審覈的三大原則。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19日安排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無論朝野政黨的立委,多以臺積電擴大美國投資作爲提案的焦點。尤其,劉鏡清因管理的國發基金爲臺積電大股東之一,代表政府出任臺積電董事一席。
立委詢問,臺積電的美國投資,將來會不會變美積電?或在整個半導體的美國佈局,戰略考量上,政府是否有掌握?劉鏡清表示,在總統賴清德的「經濟日不落國」願景下,希望臺灣企業能夠立足臺灣,進軍全球市場,每一個企業也都希望能走國際化,纔有國際市場,臺積電需要國際市場、佈局全球,不管是在日本,在美國,或者是在其他地方,都需要走出去。臺灣科技業能有今天的規模,主要是全世界提供這麼大的市場。
劉鏡清指出,臺積電不會變美積電,一如輝達NVIDIA來臺灣設據點,並沒有變成「臺灣NVIDIA」,臺灣據點更不會泄漏NVIDIA的營業機密,許多外商多年來在臺灣設立研發中心,像杜邦,也沒有泄密過公司機密,也沒有變成臺灣的杜邦。
劉鏡清說,臺灣的企業很多像臺積電在中國設廠,沒有一家機密外泄,「我們應該要相信臺積電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技術,也要支持臺積電前進世界。」
劉鏡清分析,臺積電的技術研發,每一個最新的製程一定在臺灣運作到非常的順暢,纔會出去,現在一個世代的產品要六個月的時間纔會完成,所以整個流程過來,少會經過一年半到兩年,纔會進入穩定期,一旦穩定期纔會出去蓋工廠,工廠在一蓋又要蓋一年,「所以它會落後臺灣,大概將近三年的一個時間,是絕對的,」
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爲國發會協調跨部會推動五大信賴生業的兩大要角。根據國發會19日的業務報告,半導體部份,除強化國內IC設計研發能量,協助廠商發展先進製程與封裝,穩固國內領先地位,也將發展半導體材料及設備,讓我國成爲全球半導體全供應鏈中主導者。行政院113年已覈定國科會半導體產學研共創基地計劃,將在新竹市打造符合未來產學研使用需求之半導體制程實驗及研究空間、經濟部先進半導體研發基地計劃,在工研院竹東院區建置12吋先進製程試量產環境,中研院南部院區量子科技實驗大樓並於113年底動土興建。此外,亦補助23組學界團隊,執行如高算力晶片、高頻寬應用的矽光子模組、高節能影像感測晶片等高效能晶片關鍵技術研發。
在人工智慧AI方面,將促進AI智慧應用發展,並透過新建智慧節能資料中心、爭取國際合作等擴大我國算力,提升我國在全球AI的影響力。113年已公佈「加強投資AI新創投資方案」,提供100億元進行AI新創投資,並藉由產業輔導團等方式,輔導製造業導入AI應用2,13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