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鼎新”?廣西以AI作答
原標題:人工智能“鼎新”,重塑未來競爭力
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正從廣西啓幕,在面向全國、輻射東盟的舞臺上如火如荼地進行。
人工智能是科技創新的“超級風口”,也是當下發展的“最大風口”,蘊藏着巨大的市場空間。着眼培育新質生產力,廣西將突破的關鍵放在了發展人工智能上。自治區黨委、政府明確提出“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後”,加速跑進“人工智能+”新賽道,以人工智能的“鼎新”實現經濟躍升,重塑面向未來的競爭力。
廣西爲什麼能?
發揮“有爲政府”作用,超前規劃佈局人工智能產業。從“新春第一會”發出動員令到成立廣西人工智能發展工作專班,從開展“人工智能+”產業招商行動到支持建設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從打造“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發展路徑到啓動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自治區黨委、政府強化頂層設計,瞄準國家所需、廣西所能,堅持有所爲、有所不爲,堅持因地制宜和超前佈局並重,牢牢錨定“1到100”的應用創新這一突破點,以開放、分享和共贏爲訴求,努力打造人工智能發展的開放創新生態。
釋放“有效市場”活力,以企業爲主體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生態。打造好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生態圈,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乘勢而起,自治區黨委、政府帶頭釋放尊企重企積極信號,通過精準招商、開放場景,撬動了雲知聲、北京中關村科金、北京海天瑞聲、人民出行、火山引擎、誠邁科技等頭部企業攜技術落地,也激活了本土企業和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入局的“一池春水”,使人工智能真正滲透千行、賦能百業。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世界。在這個改變裡,機遇與風險並存、躍升與短板共生。對於廣西來說,機遇遠大於挑戰。
實現經濟發展質量的躍升。今年是“兩山”理念提出二十週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不僅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更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廣西正下大力氣整治涉重金屬環境污染、畜禽養殖污染,如何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必然之路。其中,可以使傳統產業業態發生質變的人工智能,若運用得當、發展得力,必然可以成爲守護自然生態、創造綠色財富的“最強大腦”。
放大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人工智能發展的實踐表明,只有結合千行百業的應用場景,讓“人工智能+”發揮出乘數效應,才能帶來技術、產業、要素變革的無限可能。在人工智能這一戰略性技術的引領下,現有產業“縱向延伸”,衍生出新行業或新產品,產業鏈“橫向拓展”,形成產業集羣,智能產業化和產業智能化成爲明顯態勢。今年上半年,廣西持續釋放人工智能的創新動能,相關產品加速迭代,製造業加快步入“智能時代”。進一步深挖其潛力,廣西已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鏈建鏈補鏈方面,將“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的部署置於首位。可以想象,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嵌入千行百業,不僅加速了產業的優化升級,還能顯著提升對各行各業的溢出帶動效應。
提振廣西趕超跨越的信心。在人工智能的賽道上,廣西起步這麼快、動作這麼大、思路這麼清晰,超乎外界想象。半年多的發展實踐力證:通過培育人工智能,廣西正逐漸撕掉落後標籤,增強了自信與底氣,迎來歷史最好發展時期。當全區黨員幹部帶着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使命感,以“創新”夯實“實幹”,以“實幹”推動“創新”,就一定能在心更齊、氣更順、勁更足的合力中,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將“可能”變成“現實”,持續穩固經濟社會向上向好的態勢,走出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
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個時代。積極擁抱這個時代,以人工智能的“鼎新”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革故”,廣西借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發出了集結令。當“AI大家創”全民挑戰賽廣泛吸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場景突圍”應用創新賽成果快速落地,“揭榜掛帥”產業命題賽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產業崛起就有了更多支點,生產力也將呈現噴薄之勢。廣西的未來,超乎想象。
(來源:《當代廣西》202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