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交部攜手歐洲臺灣文化年 文化部長李遠上任後首度訪法國
文化部長李遠(前排中)上任後首度拜訪歐洲,來到文化部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記者陳宛茜/攝影
離巴黎奧賽美術館幾步之遙的一棟18世紀建築內,藏着一個散發臺灣文化能量的基地—文化部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巴文中心)。文化部長李遠上任以來,7日首次造訪歐洲,首站便來到巴文中心。李遠表示,今年文化部和外交部首度攜手舉辦「2025歐洲臺灣文化年」,外交部長林佳龍告訴他,透過文化的力量更容易突破外交困境。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指出,近年巴文中心已辦理十一場以臺灣爲主題國的活動,成效顯著,如今年的布洛瓦漫畫便邀請臺灣成爲主題國,持續推進並深耕臺灣文化品牌。
李遠回憶,上次來到法國已是2000年之前,在秋天來到巴黎,彷彿走進雷諾瓦的畫。他表示,法國對於臺灣一向很有興趣,當年是法國首先將臺灣電影帶入歐洲。駐法國代表處大使郝培芝,是駐法代表處第一任女性大使。她表示,近年臺法關係突飛猛進、來到歷史的新高點,包括臺灣首位卸任總統蔡英文訪法。而今年將有多位臺灣部長訪法,「期待有更多部長訪法國」。
胡晴舫分享近年巴文中心策略,除了讓臺灣成爲國際藝文活動的主題國,也努力把臺灣文化體驗搬到國際。此外,因應後疫情時代,聚焦「綠能策展」的思維,讓展覽能就地移展、減少碳足跡。而大巴黎地區近年出現許多駐村計劃,巴文中心除了推薦臺灣藝術家插旗,也接手辦理與104合作的VR駐村計劃。
臺法文化獎評審林曼麗1990年代任職北美館館長期間,曾到巴黎辦展覽。她表示,當時多是單打獨鬥,外交單位的合作有限。但這段時間以來,她看到臺灣內部的文化實力加強了、也重視外在資源的整合。
李遠預計8日在法蘭西學院主持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9日拜訪國民議會及會晤友臺小組議員,還將拜會大皇宮主席傅席耶(Didier Fusiller)等文化界人士;預計於10日抵達捷克,出席臺博館在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舉辦的「獵人之徑.海人之道:臺灣原住民族山林與海洋智慧」、訪視臺灣國樂團在捷克音樂博物館舉辦的「臺灣歌仔戲工作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