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法交流被「大動作抗議」 文化部長李遠說明:法國立場很堅定

▲文化部長李遠證實臺法交流期間,遭中國大動作抗議,並對此說明。(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布拉格報導

文化部長李遠爲「2025臺灣歐洲文化年」及「臺法文化獎」在近日赴法國,臺法文化友好交流也升溫,不過立委林楚茵爆料,中國爲此「大動作抗議」,甚至臺灣立委和法國議員用餐時,餐廳外有可疑人士東張西望、低頭情搜。對此,李遠今(10日)證實,確實聽到中國有抗議動作,但法國院士的反應很淡定,支持文化的立場相當堅定,臺法文化獎的頒獎、續約都照常進行。

李遠剛結束巴黎行程,10日一抵達布拉格機場就爲此接受堵訪說明,9月8日他在巴黎出席「臺法文化獎」評審會議時,就收到中國抗議的消息。他隨即向法蘭西學院院士表達,臺法文化獎已經辦了29年,今年更有媒體團、國會委員同行,並將簽署5年合作備忘錄,不能出差錯。而院士們則淡然迴應,表示類似情況已見多,不會有問題,會議也因此順利進行。

9月9日李遠在上午與大皇宮主席傅希耶(Didier Fusiller)會面,傅希耶特地推遲原定11點的行程,親自陪同參觀展覽,討論未來合作方向。聽聞中國代表團也安排同日下午會面,但隨後中國代表團得知臺灣上午已完成參訪,乾脆取消當天下午的會面。

此外,林楚茵爆料,臺灣的「友法小組」委員們與法國議員餐敘時,餐廳外有可疑人士東張西望、低頭情搜,感受到臺灣外交的「諜對諜」。李遠也透露,9日晚間與媒體餐敘時,工作人員也發現,餐廳內也有人在其他桌偷拍,行爲可疑。

不過駐法文化中心提到,過去也遇過被抗議,甚至有人被跟蹤情況,但法國方面較具有獨立思考精神,認爲支持及欣賞臺灣的文化藝術,是能夠獨立看待的事,法國跟中國也有交流,不會因爲被抗議而動搖或影響跟臺灣的相關活動。

李遠指出,這2天的經歷讓他感受到,法國自己長期面對俄羅斯威脅,如今也看見臺灣面臨中國帶來的挑戰,因此對臺灣展現堅定的支持。他說明,「我們只是告訴他們一下,他們就懂了。在這個選擇上,法國選擇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