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嗎?國小國語習題見「殺人溶屍」 她傻眼:過程太詳細

一名女網友在六年級的改錯字習題中,看到了篇「行兇」的文章,認爲不妥。圖/ingimage

國小的語文教材出現暴力的內容合適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在一本六年級的國語教材「改錯字」習題中,看到了一篇「行兇」的文章,文中很清晰地描述一名通緝犯行兇的動機、殘忍的過程,讓她覺得「很誇張」,質疑爲何會在國小教材裡看到這種「行兇文章」。

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在一本國小六年級國文教材的「改錯字」習題中,看到了一篇「行兇文章」,文中描述一名通緝犯原本在親友公司擔任要職,但因爲工作內容發生爭執,後來在某次公司聚餐後,動手殺害對方,並利用化學藥劑溶解屍體,將剩餘的骸骨遺棄在廢棄工廠中。

原PO表示,她看了這篇文章覺得非常「誇張」,質疑爲何國小教材裡會出現此類內容。雖然她也覺得在資訊發達的時代,不應該過度保護孩子,但她還是認爲文中描述的內容「過於詳細」,不應該放在國小教材裡。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認爲不該把小孩關在「象牙塔」裡,而且在網路時代,小孩肯定也會接觸此類內容,「怎麼喜歡當小孩在象牙塔里長大,一點腥羶色就大驚小怪,二十年前報紙上都是這種新聞,也沒看到一整個世代都長歪」、「社會就是會發生這些事啊,活在象牙塔有比較好?」、「網路氾濫,很多國小生很早就知道這種事了好嗎?而且也都很早熟」。

不過也有網友認爲不太合適,「國小需要口味這麼重的舉例嗎」、「確實好像不需要描述這麼細」、「雖然這種事很多不可能沒見過,但作爲普通的小六改錯字教材,本來就不該用這種例子」、「反面教材確實不宜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