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重啟公投最後倒數 產官學專家百人連署籲投同意票
民衆黨秘書長周榆修、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中央大學課座教授樑啓源、前交通部長賀陳旦、核三第六任廠長張學植、核三第七任廠長江明昆、核三第八任廠長林榮宜等百位專家學者上午出席「百人連署挺核三・穩定臺灣乾淨未來」專家學者連署記者會,爲臺灣爭口氣。記者黃義書/攝影
核三重啓公投8月23日投票,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民衆黨主席黃國昌等人發起連署,號召跨領域專家學者投下同意票,獲得超過百位經濟、法律、能源、政治、國防、工程、企業界學者及專業人士支持,表明核三延役並非意識形態之爭,而是爲了臺灣穩定供電、能源自主與產業未來做出的關鍵選擇。
民衆黨上午舉行「百人連署挺核三,穩定臺灣乾淨未來」記者會,發起人包括童子賢、黃國昌、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樑啓源、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民衆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核四廠前廠長王伯輝、核三廠前廠長林則棟、核二廠前廠長林文昌等人。
民衆黨秘書長周榆修表示,2050淨零碳排爲國際共識,但是臺灣再生能源成長不如預期,不當開發造成環境衝擊且弊案頻傳,執政黨要求核能發電全面退場,不顧國際情勢與產業需要,本次連署高達238人發聲,支持在「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的前提下重啓核三。
民衆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說,核三重啓公投與民衆切身相關,過去補貼臺電3000億元不見成效,重啓核能將還給臺灣便宜、乾淨及穩定的電力。民衆黨立委陳昭姿也說,核三重啓公投攸關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希望交由全民重新決定能源政策方向。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指出,世界各國紛紛要求重返核電,走在全球科技產業前端,臺灣更需要穩定的能源,賴政府用火力發電補齊電力缺口,錯誤的能源政策犧牲人民健康,核三重啓公投就是要讓政府知道,「只要全民同意重啓,賴政府就必須順從民意,要求臺電重啓核三廠。」
童子賢說,美國與日本都曾經歷經核災,但是兩國沒有放棄使用核電,臺灣走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前端,許多製造業及工業用電需求大,「供應足夠不排碳的電,本來就是先進國家的象徵」,如果政府只是說一動做一動,臺灣將會一直站在懸崖邊緣。
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直言,臺灣碳排多處於世界後段班,呼籲大家靜下心來思考,海島型國家要有自給自足的供電,而核電就是更好的選擇。
樑啓源指出,當年蔡政府提出非核家園,就有許多學者對此提出疑慮,民進黨執政後提高再生能源比重,即便白天有太陽能支撐,夜晚備轉電力急速降低,過去一年的備轉容量就有34天低於7%、3天低於5%,因此可預期未來電力將更加難以預期。
民衆黨說明,本次連署共有238人共同簽署,齊聚跨領域專家學者,分別就務實、科學角度與社會對話,邀請所有臺灣人從各方面角度理性思考能源議題,同時呼籲各界「823核三延役投同意,我們同意更好的臺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