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延役公投未過 新北藍議員:核電共識仍需努力 藍綠白都應謙卑
國民黨新北議員陳偉傑說,國家重大政策,本來就需要很長的時間討論溝通,這不是一次公投、一場辯論就能解決的事情。圖/陳偉傑提供
核三延役公投結果雖有7成4贊成重啓,得票距同意門檻尚差65萬票,公投案未通過。國民黨新北議員陳偉傑說,此一結果真實反映出一件事:我們的社會,對「穩定能源」的迫切感還沒有完全形成,對於「核安」與「核廢」的疑慮依舊存在。偏低的投票率也可以證明臺灣民衆是相信代議制度的,對頻繁衝突的政治決策感到困擾與厭煩。
陳偉傑說,國家重大政策,本來就需要很長的時間討論溝通,這不是一次公投、一場辯論就能解決的事情。政治人物不分藍綠白,更應該在這樣的過程中深切反省,我們是否真的把人民的擔憂聽進去?我們是否真的提供了足夠資訊,讓社會能做出成熟的選擇?
另一方面,執政黨發動的大罷免也從24:0轉至31:0落幕,沒有人是贏家,這也提醒着,不管是對於政治惡鬥的大罷免或是能源政策還是其他重大公共議題,都不能急就章,而是要用更謙卑的態度,花更多時間,讓人民真正理解與信任,纔是一個負責任的表現。
國民黨新北議員黃心華說,726、823兩波罷免,人民連續兩次對賴清德投下不信任票,這是一個明確的訊號,包括仇恨動員惹來反感、焦土策略必會自敗、內耗空轉民心離散,賴政府如果還不願意「改邪歸正」,那麼他的第一任期恐怕將會一事無成,臺灣體質也會更加衰弱,呼籲中央落實財劃法,不要苛扣地方補助款;遵守立院決議,推動有利民生政策。
黃心華也說,很可惜核三延役公投沒有過關,這是臺灣重大損失。最主要原因是投票率不高,這也是民進黨不願意讓「公投綁大選」的結果。即使同意核三重啓的票數,遠遠高於不同意,但還是無法跨越基礎門檻。但從公投的結果看起來,民意非常明顯:絕大多數的民衆認爲臺灣需要核能,絕大多數民意支持核三延役,「但可惜了,臺灣關上了一扇機會的窗口」。
國民黨新北議員黃心華說,726、823兩波罷免,人民連續兩次對賴清德投下不信任票,這是一個明確的訊號。記者王慧瑛/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