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重拳打擊“神醫”“神藥”等違法廣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餘嘉熙 通訊員 唐瑞

5月19日,記者從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自即日起,河南將聚焦重點民生領域和互聯網新興媒介,重拳整治“醫療、藥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醫療器械廣告”“普通食品廣告”“金融廣告”“教育培訓廣告”“近視防控類產品廣告”“互聯網廣告”六大領域廣告亂象,幫消費者築起一道堅實可靠的“安心防線”。

據介紹,本次專項整治行動將對各類廣告違法亂象進行大排查、大整治,對“神醫”“神藥”廣告、“零糖”“零卡”“無添加”無事實根據宣傳、“免審覈”“無擔保”“零利率”金融理財廣告、教育培訓類違法廣告、“近視治癒”“近視剋星”誤導性宣傳、藉助人工智能冒充公衆人物發佈廣告等違法行爲嚴厲打擊。

其中,針對醫療、藥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醫療器械廣告,依法整治在廣告中假冒名醫、神醫或者冒用知名專家名義、形象推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的“神醫”廣告,以及假借傳統中醫理論、“僞科學”等虛構、誇大藥品功效或者宣傳藥品外其他商品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效的“神藥”廣告。從嚴查處宣稱保證治癒癌症、絕症等誤導羣衆健康觀念、危害羣衆生命健康安全的違法廣告。

針對普通食品廣告,依法查處普通食品廣告宣傳具備保健功效或者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以及藉助宣傳食品原料的功效、功能明示或者暗示食品本身不具有的或者未經合法允許宣稱的功效、功能等違法行爲。

針對近視防控類產品廣告,依法查處混淆真性與假性近視表述,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近視剋星”“度數修復”等誤導性表述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產品進行營銷宣傳的行爲。嚴厲打擊使用患者名義或者形象進行診療前後效果對比或者作證明的,僞造統計數據或者科學實驗數據宣稱近視防控效果的虛假違法廣告。

針對互聯網廣告,重點整治藉助分享就醫體驗、育兒經驗等變相發佈醫療機構、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等違法行爲。依法查處藉助人工智能冒充專家、學者、明星、網紅等公衆人物或者打造“虛假人設”發佈廣告等違法行爲。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整治工作將與廣告合規助企行動緊密結合,全面提升服務型執法能力,幫助廣告經營主體準確理解、精準把握法規政策界限,增強依法合規經營意識,從源頭預防和減少廣告違法行爲,營造放心、安心、舒心消費環境。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