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一站解紛” 維護婦兒權益有力度有溫度

原標題:河南新鄉構建多元化共治的婦女兒童權益維護體系(引題)

“一站解紛” 維護婦兒權益有力度有溫度(主題)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高雅

近年來,新鄉市婦聯以資源整合爲切入口,探索構建多元化共治、一站式服務的婦女兒童權益維護體系——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以系統化、專業化、制度化的服務模式,成爲全市婦女兒童和家庭維權的“主陣地”、凝聚巾幗力量的“新平臺”

“謝謝你們的調解,讓我丈夫認識到賭博的危害性。他說以後會腳踏實地地生活,不投機取巧,我對未來也有了信心。”近日,經過調解,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尹崗鎮的一對夫妻撤銷了離婚申請。

近年來,新鄉市婦聯堅持黨政主導、婦聯主責、部門聯動,以資源整合爲切入口,探索構建了多元化共治、一站式服務的婦女兒童權益維護體系,並於2024年9月統一更名爲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以系統化、專業化、制度化的服務模式,成爲全市婦女兒童和家庭維權的“主陣地”、凝聚巾幗力量的“新平臺”。

協調聯動,護“她”有力度

實現與新鄉市12345便民服務熱線雙號並行,互聯互通;建立電話轉接機制,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納入熱線管理考覈督辦工作體系和跨部門協調機制……

近年來,新鄉市12338婦女維權熱線不斷提檔升級,市婦聯將各級12338婦女維權熱線統一到市級接聽,建立健全“你申請,我派單,她執行”的運轉模式,全力打造全市熱線派單的“五級網絡”。

爲不斷完善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機制,新鄉市婦聯打造“婦聯吹哨部門聯動”的源頭維權體系,實現與公檢法司、教育、民政等部門信息共享、問題聯治、協同合作的工作格局。

在家庭暴力防治方面,新鄉市婦聯積極推動下發《新鄉市關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推行建立人身安全保護令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新鄉市家庭暴力告誡制度實施辦法》,形成反家庭暴力的強大合力。通過“匯聚力量 護她平安”項目募集捐款4萬餘元,爲急需幫助的受暴婦女提供個案跟蹤、緊急救助、心理疏導、法律援助、後續幫扶等一站式服務。

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新鄉市婦聯以“家庭教育指導令、督促監護令”爲抓手,推行訓誡、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對家庭教育指導情況進行跟蹤評估的“三步工作法”,引導和督促監護人更好地履行監護職責,目前已對問題家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218次。

拓展服務,護“她”有溫度

新鄉市婦聯深化與新鄉市心理諮詢師協會、市律師協會和榴心社工等社會組織合作,充實專業力量,延伸工作觸角,增加服務供給,拓展婦聯特色服務。

信訪窗口採用“專職人員+維權志願者”的工作模式,每天有律師提供法律諮詢,每週一、週三有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員接待,每週五有心理諮詢師值班。五年來,共受理信訪求助2789件,辦結率達99%。

公益心理援助服務也在持續開展。新鄉市婦聯廣泛招募志願者參與心理健康服務,依託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的專業力量成立了心理援助志願服務隊,累計服務1000餘人次。同時,依託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工作站,爲貧困婦女婚姻家庭等案件提供法律援助,挽回經濟損失298萬餘元,與新鄉市檢察院開展專項司法救助活動,救助困難婦女兒童310件,金額達192.38萬元。

此外,依託新鄉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市婦聯法律援助工作站,對貧困婦女婚姻家庭權益保障案件、子女撫養糾紛等案件中婦女兒童明顯處於弱勢的案件進行法律援助,爲婦女羣衆挽回經濟損失298萬餘元。和新鄉市檢察院持續開展“關注困難婦女羣體,加強專項司法救助”活動,規範和加強司法救助信息共享、案件線索移送、多元幫扶、建章立制等工作,共救助困難婦女兒童310件,192.38萬元。

紮根基層,護“她”有廣度

“兩年都解不開的矛盾,沒想到婦聯給化解了!”在新鄉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兩個因爲孩子發生糾紛鬧得不可開交的家長達成一致,簽署了調解協議。

近年來,新鄉市婦聯始終將維權重點放在基層,放在羣衆身邊。紮實推進縣級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建設,目前已建成8個縣(市、區)級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同時依託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局、綜治中心等陣地建立12338婦聯維權服務站11個。

爲持續推進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建設,新鄉市婦聯和市司法局聯合成立新鄉市婚調委,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縣(市、區)建立在司法行政機關備案的婚調委12個,實現市縣兩級全覆蓋。鄉(鎮)依託綜治矛調中心開展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鄉、村兩級婦聯幹部均擔任矛調員,村(社區)建成了以“新心姐姐”統一命名的調解工作室1154個。同時,各級婚調委接受法院的委託調解,爲案件辦理注入更多人文關懷,用法用情用理化解婚姻家庭糾紛。

此外,中心還合力推進“巾幗法律明白人”隊伍建設,完善“婦聯+3”培養模式,與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實現載體共建、隊伍共育、活動共聯、資源共享,累計培育持證的“巾幗法律明白人”21289人。“巾幗法律明白人”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把法律知識和維權服務送到廣大婦女及家庭身邊。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