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國際集團:爲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注入強勁動能丨聚焦“四高四爭先”·看國企

作爲河南省對外開放的“排頭兵”,河南國際集團40年深耕海外,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勇拓新局,爲河南融入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注入強勁動能。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盛夢珂:1月17日,載有19.2噸咖啡豆的貨輪從烏干達首都坎巴拉發運,這是河南國際集團首次打通非洲咖啡豆貿易通道。這也是今年一季度,河南國際集團展現出的“開局即決戰、起步即衝刺”的拼搶姿態。

幹字當頭、奮勇爭先,1500多名中方員工全力奮戰在境外項目一線,跑好開年“第一棒”。讓我們用幾個數字概括河南國際集團一季度的出彩成績單:一季度完成營業收入18.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實現利潤5.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7%。

數字背後,是河南國際集團全球化佈局的堅實腳步。去年以來,河南國際相繼在老撾、香港、海南、迪拜等新興市場設立子公司;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也都創造歷史新高。

作爲我國最早進入塞內加爾的企業,河南國際集團幫助塞內加爾修建新地標——方久尼大橋,被列爲中非合作的典範項目之一。

河南國際集團塞內加爾公司辦公室主任 王曉軍:當初竣工通車典禮的時候,總統過來是從橋頭走到橋尾,他說這就是他想象中的那座橋,中國人民中國政府中國的公司幫他實現了他多年以來的夙願。

在坦桑尼亞,河南國際集團承建了欣延加機場、尼雷爾國家公園機場等項目,正在爲坦桑尼亞的交通網絡發展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欣延加機場管理局副局長 耶利米·凱利奧:不僅僅是可以起降更大的飛機,將會使這裡的人們與外面有更加密切、更加便利的交流,未來也會有許多商品通過這座機場進行運輸。

河南國際集團也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多個國家建成超百個惠民工程,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援建投入年均增幅保持在15%以上。

幾內亞博凱大區區長 馬馬杜·卡馬拉:在河南國際集團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友好。他們的每一步發展,也都能爲我們國家的發展帶來好處。這就是典型的“一帶一路”提倡的互利共贏。

深耕海外40多年,河南國際集團先後在非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800多個國際承包工程項目,累計完成近1萬公里道路建設和300餘座橋樑工程。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盛夢珂: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先後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河南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強的力度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作爲全省對外開放的排頭兵,河南國際集團發揮多年深耕非洲的優勢,堅持做強主業,多元化發展,從最初的基礎設施建設,到工程、礦山、港口等,不斷擴展投資的領域。

業務要深耕,發展要共贏。從利比里亞的寶米鐵礦創造了央地合作的樣板,到帶動20多家河南省內企業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和海外礦產資源開發,河南國際集團累計帶動裝備出口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將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鑑、合作共贏的絲路精神落實爲一個個生動的實踐成果。

這幾年,河南國際集團博凱鋁土礦的出礦量逐年攀升,產能已經躍居全球第十大礦山。

河南國際集團礦業幾內亞公司副總經理 鐵勇強:河南國際這個鋁土礦是目前出口到國內的這個品質是最好的,在未來的1到3年,我們爭取要達到(年產)1200萬噸的一個生產目標。

爲了滿足不斷攀升的出礦量,在距離鋁土礦項目50公里之外,河南國際集團正在建設自己的港口。今年6月底項目建成之後,每年將有1000萬噸以上的鋁土礦從大西洋啓程,跨越萬里來到中國。

河南國際幾內亞港口有限公司總經理 宋磊:幾內亞有意將博凱建設成一個經濟特區。我們的碼頭是面向多功能多用戶的一個綜合碼頭。未來這個港口將服務於幾內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盛夢珂: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壯闊征程中,河南國際集團13個境外黨支部、128名黨員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鬥姿態,讓“支部建在項目上,黨員衝在一線上”,成爲了河南國際集團佔比過半的境外黨員的生動實踐。

新時代,新徵程,河南國際集團還將埋頭苦幹,爲全省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注入強勁動能。

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 副總經理 張偉:聚焦“四高四爭先”,堅決扛牢“建設全省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臺”歷史使命。既要當好河南開放的窗口,更要成爲全球產業鏈中的關鍵節點。聚焦東盟、非洲、中亞三個重點區域和四條絲路,建立中原出海新通道,構建國際貿易雙平臺,助力我省由內陸腹地變身開放高地。